如果沒有遇到阮小二,時遷如果能逃得一命,他不會想著去行報復。張德義是淮陽軍知州,在他一畝三分地上,那是手眼通天的主兒。他會有多遠就躲多遠的離開淮南。只是,這事兒偏偏就有那么巧。
陸謙看著被阮小二帶回來的時遷,嘴巴險些都沒驚大了去。這阮小二莫不是“魅力”滿值,怎的這般厲害,兩次下山,就都能撈回人物來?
而再去細看那時遷,雖然后者身上裹著傷藥,可看他身形,就叫人覺得必是身疾靈巧的。真真是應了一首詩:骨軟身軀健,眉濃眼目鮮。形容如怪疾,行走似飛仙。夜靜穿墻過,更深繞屋懸。偷營高手客,鼓上蚤時遷。
“你便是人稱鼓上蚤的時遷?江湖上多傳你身法靈快,穿墻越戶如走平地。”陸謙沒有把神偷兩個字說出來,很多后世人想到時遷的第一印象就是偷兒么,而且是個神偷。不然怎么就竊取了徐寧寶貝之極的賽唐猊呢?可是水滸不是武俠,神偷這個稱謂在現下這個時空,那不是什么好話。
“些許薄名污了大頭領的耳朵,勿罪。小人就是時遷。”
說真的,在知曉阮小二身份的時候,時遷真沒想到自己竟然是如此的幸運。現如今跟著阮小二上了梁山泊,更是曉得了這梁山威名不是虛假。
從金沙灘到聚義廳,一路上來,他就看到了數不清的人馬,一個個器宇軒昂,刀明甲鮮。似這般的大寨,他行走江湖甭說是從沒見過,就是聽聞里都沒有媲美者。
“既然那張德義誣你是梁山泊人,那何不就來我山寨入伙了事?我山上百廢待興,你入我山寨做個探視機密的頭領,可否愿意?”
原著上的時遷可是主動上梁山的,而且他這人雖然偷雞摸狗,但對比水滸里動輒覆門滅戶的人物來,真真可說是不錯了。再一個叫陸謙看重的地兒就是,他很有自知之明。不僅是在阮小二處訴說里的,就是在原著上時遷也是只曉做偷雞盜狗的勾當終非正途,祈求楊雄、石秀帶挈他。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人,最貴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時遷是聞聲大喜,兩只眼睛直直的盯著陸謙,聽他連連點頭道:“大頭領愿意收容俺?小人一萬個愿意,愿意!小人先就受了阮二哥和安神醫的救命之恩,正愁無以為報,如何不愿意上山入伙兒?”這可是北地江湖上的第一大寨,真真是好營生。那當下就對著陸謙一拜。
“救你性命乃是理所應當。”官府要抓的,可不就是梁山泊要救的么。
陸謙正色道:“但是你我丑話先說在前頭,我梁山泊自從豎起了外面的旗號后,就以仁義為重,全施仁德恩義于民。一個個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銳氣。新舊上山的兄弟們,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你若上山入伙兒,卻不可再行那偷雞摸狗之事,連累這廳堂上的眾豪杰兄弟跟著受辱。”卻是指不可再偷盜百姓。
“今日我丑話說在前,咱們這山寨也有那斷官司的地兒,卻不是無法無天。這位好漢原是京兆府的六案孔目,姓裴名宣,最是鐵面無私不過,現如今為我山寨考功處的頭領,但凡是山寨人馬皆受其轄。便是我陸謙有那違背道義之行,也當受處受罰。”
“濫殺無辜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你可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