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一巴掌,叫他又怎么下得去手?更別說宗穎話中之意也不無道理。梁山泊之興盛,原因何在,路人皆知。朝中奸黨佞臣當道,根本因由亦是趙家天子之過。
但是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諱莫如深,深則隱。這是儒家打老祖宗那兒就傳下的規矩,“豎子……,滾,給我滾。”
宗穎刺了下父親,見宗澤著實氣怒,當下也不敢還口,回到自家房屋里,免得叫自己父親見了礙眼。但一進門他便見到桌面上放著一朱紅匣子,問向屋內娘子。“此乃大頭領托人相送。內有兩幅上好的珠翠頭面,言語是凡山寨頭領之家皆有。另有棋經兩本,一是早年張翰林所著的《棋經十三篇》;一是現下那劉仲甫所著的《忘憂集》。”
“大頭領聽聞公公嗜好弈棋清戲,特意自梁世杰府上尋得的。遣人來說,公公氣稟剛明,不敢以凡俗之物相擾。是以相托到此。”
宗穎對兩幅上好的珠翠頭面毫不在意,反而拿起那《棋經十三篇》與《忘憂集》,愛不釋手。宗澤愛好對弈,宗穎又豈不嗜好?“大頭領真有心人也。”
這宗家父子便無一個不嗜下棋的。
陸謙這般將宗家父子喜好記掛在心頭,實叫宗穎不得不心生好感。“古之明君英主亦不過如此。”雖明知道這是陸謙拉攏人心之舉,亦心頭滋生欽服。
“我一婦道人家,亦知道陸大頭領確是英明仁義。只嘆他生不逢時……”小宗娘子看著夫君的目光隱含凄愁。
宗穎聞言,滿臉喜色瞬間也僵住了。半響說道:“事在人為,事在人為。”
如此不提,待到明日,一張張布告就已在水泊外粥場沿途張貼來。卻是要宣告眾人,接下時日里梁山泊要放糧賑災,而不再只是煮米施粥。
當下引得萬民群呼,那浩蕩的聲音把冬季里的冰寒都給驅散了。
如此消息亦是如那呼嘯的北風一般,在短短時間里,迅速的傳遞到了千家萬戶,傳遞到了四面八方。先是水泊周遭,繼而是東昌、東平、兗州等地。
以至政和六年的新春到來時候,那登州之地都在風傳,便枉駐扎在東平府城的馬政軍中了。
梁山泊如此之行徑,便是馬政亦說不出半個不字,更叫那軍中有人物懊惱。“綠林江湖從不曾聽聞過有梁山泊這般的潑天仁義,叫俺們如何揮得動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