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謙是越發覺得自己明智了。非是早早收下了佐渡,叫其隨著發開的逐漸加大加深,年出產的金銀變作了陸齊財政一重要支柱,讓陸皇帝在四方征討和加劇官僚建設和內陸建設的同時,硬是不缺錢花。以至于皇帝私庫內金銀滿倉,珠寶珍玩無數,讓陸皇帝且都有閑錢去搞皇家的御用銀行——金融銀行,這可不說這都是佐渡島的功勞。
不然,陸謙征戰大半個天下方才聚集的財富,這幾年怕是早就往財政上填光填干了。就像當初時候那樣,都要唧唧歪歪的去摳棒子的私房錢。
但這效果是無比明顯的,不缺資金,不計成本的投入,陸齊王朝雖然是新生,可它的命運卻迥然于漢唐初始時。
劉漢、李唐是中國封建史上的兩座豐碑。一個繼承了戰國底蘊,一個有楊隋做先驅,繼承了南北朝豐厚的遺蘊,人才儲備堪稱豐厚,只要休養生息,他們不強大簡直沒天理。
可陸齊與二者間的不同卻在于它一出世就硬的咂舌。漢家王朝崛起迅速之如李唐,也是早期【李淵】受突厥的威脅,真千古一帝李二同學兀自要忍耐三年后,才一舉拔除了東突厥。
——李世民受渭水便橋之盟之恥辱,其后只三年時間就派命李靖、李世勣、柴紹、李道宗等為行軍總管,出兵征討東突厥。次年三月就叫頡利可汗兵敗被俘,東突厥滅亡。
可陸謙卻懟了高麗懟契丹,懟了契丹懟西夏,最后又懟了巔峰時期的女真大金。前三個都是落魄戶,成色不足,后一個卻是成色十足,質地實打實的。原因就在于他舍得花錢!
那就好比同是前途光明無比的互聯網公司,然一個在初生期,限于資金問題,限于自身的發展問題,他們只能舍棄一部分利益來換取外來資本的注入。這等交易在后世公司發達之后,在無數平凡人看來是絕對的虧本生意。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美刀的股份就被幾十萬、百十萬塊錢給換了過去,這是多么大的虧本啊。
劉漢、李唐是如此,而陸齊就非是如此。
前二者都需要緩口氣,憋足了勁兒才能揍人,如那初生期的互聯網巨頭,日后再牛逼現在也需要外來資本的注入,才能滿足自身發展的所需資金。比如度娘和企鵝,還有四十大盜。而陸齊卻像一個本身就有著無數資本的主兒,他不需要為金錢發愁,能花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他只需要去不停的壯大就好。
如此,同樣的時間里,前者的發展與后者的發展其差距,那便是如今這般的態勢。
劉漢、李唐需要憋一段時間才能放大招,而陸齊朝一建國卻就開無雙!
這就是錢多糧足的好處。
陸謙嘆了口氣,他也沒法子立刻解決這個問題,只能讓陸齊一點點的發展。直到財政赤字轉變成財政盈余!橫豎他不急,佐渡島的金銀足夠采集幾個世紀,他有足夠的資本來經營。
想要賺錢怎么能吝惜投資呢。
現在的投入,那就是先期的投資啊。要做生意,這就是必須的。
雖然他現在正大手筆的往海軍和海貿商船上注資,目光更是停留在了天竺和天方身上許久了。但他知道想要把隊伍打出去,先安定了內部是第一。
而南宋即將掃滅,大理副本也將要開啟。陸皇帝還要同時刷蜀宋副本和北遼副本,連小鬼子都顧不得又如何真的發起海上大軍去打塞爾柱呢!
只能先把這個梁子給記住,日后好找借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