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的高考題都是懷想天空或者好奇心這種玄之又玄的類型,突然來了個樸素得不行的綠色生活,紀時在考場上直接懵了,他當時好像寫了種地之類的內容,最后語文果然考了高中生涯的最低分。
至于懷想天空他為什么能記清楚,因為那年他們學校難得出了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在以理科見長的蘇北縣中,這比高考考清京都難。
紀時把腦袋里亂七八糟的思緒撇開,開始認真翻書。
蘇省高考屬于自主命題,采用32的模式,3是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2即決定文理的另外兩科,其中理科生必選物理,文科生必選歷史,也就是說,文科生要學三門主科加歷史地理或者歷史政治,理科生學三門主科加物理化學或者物理生物,這兩科只計等級,不計入總分。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高考總成績都是480分,語文、數學、英語各占160、160和120,這440分對于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是一樣的,考試內容也一致,區別在于文科生有40分的語文附加分,即語文總分200分,理科生有40分的數學附加分,即數學總分200分。
等級的存在讓蘇省存在一種怪現象,即語數外總分能夠上清京的學生,卻因為物理或者歷史等級b連本省第一的金大都進不去。
紀時那年連300分都沒有考到。
別說清京了,他想在省內挑一所數得上號的高校都不行。
紀時先翻的是英語課本。
得益于后來的工作經歷,他用上英語的地方有很多,高中時代的英語課本更側重語法,他那會被hat、hen、hy這幾個詞的用法搞得暈頭轉向,后來看多了,就算不懂語法,大概意思也看能明白,反而是詞匯量更需要充實。
他的課本上還很新,估計聽課的時候他要么在打瞌睡,要么低著頭偷偷摸摸看小說,z中的老師不像初中老師那樣緊抓學習,他們也在乎成績,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像紀時這種在60人的班里排40多名的絕對是放養對象,只要不影響課堂秩序,老師基本不管。
紀時從第一頁開始看,遇上自己不認識的單詞,他就在單詞上面劃根紅線,再到課本后面去找,找不到的就查字典,把課后練習和補充練習的題試著做一遍。
不知是不是因為變年輕了的原因,伏案幾十分鐘,紀時一點也不覺得累,相反,做著題再對對答案,發現自己正確率還不低的時候,他甚至有種興奮感。
作者有話要說第二章,更新。感謝在2021093021:49:432021100122:35:2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象總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半仙兒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