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中課本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即便是紀時這樣的學渣也能看懂,可一旦做起卷子和練習冊,難度簡直叫人懷疑人生。
英語也算在此列。
紀時帶回了兩本英語課本,從第一單元開始看,一開始他還能憑自己的英語底子看懂一些內容,但慢慢他發現,其實高中英語考的詞匯量很細,課本上除了原文中必須積累的單詞外,還有一些超綱了但是必須掌握的單詞。
老師會在講課的時候一邊劃線讓他們積累,但這種事情紀時一般是不會做的,所以他的課本干干凈凈,基本上沒有什么學習的痕跡。
不過對現在的他來說,這倒也方便,一切從頭再來,不必糾結自己之前學過什么沒學什么。
“ae楓樹,centigrade攝氏度,border邊境”紀時一邊寫著,一邊口中念念有詞,針對這些單詞,課本里都有對應的英文解釋,記起來并不難。
一個單元需要掌握的單詞大概在50個左右,有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諸如eague之類的,紀時這種常看歐冠的,chaionseague這個詞他就很熟悉,但是像gri這類詞匯,要記起來就很有難度,不過考試一般也很少考到就是了。
英語考試遇上不認識的單詞太常見了,尤其是閱讀理解,連蒙帶猜最后胡亂選出一個答案。
但如果他真的想在高考中考出一個好成績的話,敷衍是不可以的。
紀時所在的17班是z中的普通班,z中還有兩個強化班,清北和10的高校大多出自強化班,普通班也并非沒有能考入頂校的學生,但那至少也得是班級前5的水準。
紀時現在排40名左右,按他高考的發揮,即使是在普通班里,他這樣的成績也絕對在倒數前10之列。
任重而道遠啊。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著,不知不覺中,紀時看完了整整三個單元,外面的天都有些黑了,他關好窗戶,打開頭頂上的大燈,又開了一盞臺燈。
爸媽還沒有回來。
紀時伸著懶腰,把主屋門關好,在門口溜達了一小會。
廚房桌上,飯罩還蓋著中午吃剩的湯和菜,紀媽匆忙下地,碗都沒空洗,紀時看題累了,干脆在洗碗池接了點水,倒了點洗潔精,慢吞吞地洗著碗。
洗碗的途中,他的手機震了兩下,紀時沒有理會,等碗洗干凈摞好之后,他才掏出手機。
“后天有沒有空,去零下八度打游戲”
群里的標識亮個不停,紀時還沒回答,已經有兩個人在群里響應了“我去”
“紀時呢”
紀時卻盯著自己的頭像發呆,他的是去年才申請的,頭像就是一只黑企鵝,群聊里的另外三個人,一個和他一樣是企鵝頭像,另外兩個頭像是青蛙和兔子,小方塊似的屏幕和比手指小不少的按鍵讓紀時用起來很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