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整張語文試卷里,默寫題果然屬于送分的題型,不過寫的時候也需要仔細,有一個錯別字一題就沒分了。
比如這首杜甫詩的
古詩詞鑒賞和閱讀理解就屬于紀時很不擅長的模塊了,但很遺憾,在高考考場上它們都是必考,紀時只能硬著頭皮把一首七言詩翻來覆去地讀,琢磨詩人想表達的離愁別緒,然后艱難地把考卷上留的格子填滿。
他們語文考試用的依然是普通的試卷,沒有用專門的答題卡,他估計明天英語考試要用答題卡,因為英語選擇題太多了。
紀時憋完了古詩詞鑒賞和閱讀題,一看時間,考試也就只剩一個小時了,他長舒了口氣,開始寫作文。
紀時真的很佩服那些動不動就一長串排比的人,或者像曾泰然那樣面不改色地把家里親戚全部溜一圈的人,他就不太行了,不過紀時也有自己的優勢,他記性不錯,也會模仿,寫作文的時候,之前看過的作文大全的例子一直往外面蹦。
紀時沒想考滿分,但他希望自己至少能考個基礎分。
等他把作文熬完,看了眼四周,他身邊這一圈人都已經寫完了試卷,有人在檢查,也有人在草稿紙上畫圖,中年女老師銳利的目光在教室里掃來掃去,唯恐有人偷偷作弊。
可事實上,他們這個考場都是各個班排名靠后的學生,一個考場里認識的人不超過3個,根本就找不到人抄答案。
更重要的是語文根本沒啥可抄的。
紀時一張考卷雖然寫得滿滿當當,可他整個人都是懵的,他對自己能考多少分毫無把握,至少在做這張考卷的時候,他和出卷老師之間并沒有什么共鳴。
從考場里出來,外面雖然下著雨,可紀時覺得空氣都清新了不少。
z中的教學樓是東西向的,東面的幾間教室是凹在里面的,西面的教室凸了出來,按考場的排布,前幾個考場恰好和最后幾個考場一層樓,紀時剛出考場不久就看到了姚蒙,他正在和同一間考場的人說話,紀時沖他揮了揮手。
“考得怎么樣”姚蒙問。
紀時聳了聳肩“沒什么把握。”
姚蒙身邊個子高高的寸頭男生聞言打量著紀時,問姚蒙“你們班的”
姚蒙輕輕點了點頭。
姚蒙和對方并排走著,所以沒有發現,紀時卻分明注意到,對方看向他時眼神中的漫不經心。
紀時猜,對方應該是1班或者2班的學生。
紀時不在意地走在兩人后面,下了樓,他先進了食堂,就和姚蒙揮手道別了。
他倒也沒有過于在意對方投來的視線,這種事情在學生時代太常見了,他上初中的時候是好學生,交的朋友也是學校里公認的好學生,一般也不太和差生一起玩。
吃過午飯,紀時回宿舍休息,下午的數學2點開考,他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紀時把3拿出來,看了會加勒比海盜,才看到主角一群人在黑珍珠號上打架,紀媽的電話就打了過來,她讓紀時記得多喝牛奶,在食堂里多吃點好的。
紀時總覺得,他爸媽是擔心他自己一個人在外面會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