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好熱啊”打完球,曾泰然套上外套,和紀時在校門口道別,他中午倒是可以在學校多留會,反正他爸媽還要工作,平時都是趕時間回來給他做飯,晚上卻絕對要早點回家,他一天的作業都是在他媽監督之下寫完的。
紀時也把外套穿上了,他打球的時候就穿著一件薄毛衣,也不覺得涼,這會從球場上出來,風一吹,臉上的熱氣都像要被吹散似的,他怕感冒,趕緊把衣服穿好,拉鏈一直拉到了領子那里。
乒乓球臺那一片已經亮起了燈,不過畢竟是在室外,燈算不上亮,反而因為位置太高的原因,視野里一片蒙蒙的亮光,仿佛在燈泡上面又籠了一層罩子。
乒乓球臺和籃球場上依然有人在,也有老師在晚自習之前在操場上跑兩圈。
這個時候z中這片是沒有校外人占用學校球場的,因為z縣人的精神娛樂生活還沒豐富到那種程度,多數人還在為物質而奔波,更重要的原因是,z中這邊的家長剽悍是出了名的,一旦有任何干擾孩子學習的行為出現,家長們就會團結一心,那戰斗力一般人根本扛不住。
紀時趕在晚自習鈴響之前進了教室。
教室里安安靜靜的,只能聽見翻書的聲音,紀時也不敢制造出太大的噪音,坐下來之后也把課本拿出來看題目。
這次月考也沒讓紀時驕傲自滿,畢竟他的總成績還算不上高,物理化學還很不穩,他現在都不確定自己這個成績能不能上b。
他的目標最差最差都是a,再差就真的太可惜了,畢竟另外三科的分數那么好,真因為物理化學的影響去不了好學校,他自己心里也會很不舒服。
教室里的環境很容易讓人心情沉靜下來,在看到其他人和他一樣在努力的時候,不管多浮躁的心情也會在頃刻間消失。
這是獨屬于高三的魅力。
經常有人在畢業之后開玩笑,說高三是自己學生時代知識儲備最豐富的時候,紀時覺得,高三也是專注度最高的時候,因為高考是一條最公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最正確的渠道。
后來哪怕是本科畢業、在自習室里為讀研而奮斗的時候,也很難擁有這一刻的專注與刻苦了。
紀時翻課本翻得很慢,其實他課本上的知識點也掌握了不少,但是好像離考高分還差了一些什么。
他把兩次月考的試卷拿出來對比著看,倒不是看自己分數進步了多少,主要是看兩張卷子里他掌握了哪些共同的知識點,又有哪些知識點到現在還沒有掌握的。
只要善于觀察,他總能從試卷里看出一些什么來。
不過,從月考成績公布之后,紀時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變少了一些,班里同學經常找他問問題,數學的,英語的,紀時并不覺得這些問題占用了自己的學習時間,畢竟他這次月考英語和數學雖然分數不低,但紀時依然有種僥幸之感。
他是最后時刻才想到第四大題的解法的,如果想不到呢總分可能一下子就少十多分。
那也就意味著,他的數學不是完美的,依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知識點。
英語也是,他的高分完全得益于聽力上的優勢,他后面的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的正確率也不夠高,而且他們那屆高考的英語試卷很簡單,也就是說,想像這次月考一樣考英語拉到10分的差距也很難。
紀時向來懂平等互惠的原則,班里誰來問他問題,走之前他也絕對會給對方留一道題,基本是物理和化學,有時候是語文題,好資源不利用就浪費了,這是紀時做人的準則。
“化學35題,紀時,解法在這。”班里一個男生扔過來一個筆記本,筆記本上他的思路寫得清清楚楚,就是筆跡有些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