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忍下來了,還是在做化學。
晚自習結束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有種虛脫了的感覺,后背不停冒著汗,整個人比打了幾輪的乒乓球還要累。
晚上只吃了關東煮的報應在這一刻迅速體現,下課的那一瞬,他飛奔著沖向食堂,感覺整個人餓得能吃下一頭牛。
在這個寒冷的夜晚,紀時第一次不想吃食堂的炒飯,他想回家,想吃他媽做的牛肉燒粉絲。
牛肉切成薄薄的片,粉絲是最常見的龍須粉絲,再盡情地加辣椒,牛肉湯咸辣咸辣的,又能單喝湯又能泡飯。
紀時在電話里表達了自己的希望,他媽立刻拍板周末給他帶。
紀爸紀媽在田里干完活一般都睡得早,冬天比夏天更早,8、9點鐘就睡了,但因為紀時在學校,又是高三,他們一般會等到他下了晚自習再睡,因為那個點紀時會打電話過來。
紀時月考的成績也傳到了他們耳朵里。
不需要紀時主動去說,他們村附近有很多小喇叭,主要是這兩次考試紀時進步太可怕了,由不得其他人不關注。
畢竟是z中的前100名,加上紀時的語數外成績又好得過分,甚至有鄰居到紀家門口問他爸媽是不是給他找了什么名師輔導,不然他不可能進步這么快。
名師當然是不存在的,不過聽到紀時成績的消息,紀爸紀媽甚至覺得干活也有了動力。
紀爸沒告訴紀時,那天他們班主任還給他打了個電話。
初中的時候紀時成績好,老師和家長溝通還挺多,接到老師的電話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高中就不一樣了,在那么多學生里,紀時初中的優勢好像全沒了。
老師打電話過來沒別的意思,就是問紀時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困難。
紀爸很茫然,他們家確實是農村的,日子過得是一般,但也沒到窮得揭不開鍋的程度,學校里那些補助之類的家里都沒申請過。
他一開始還以為班主任是來要紅包的意思,結果班主任一解釋,紀爸才明白,老師那邊是想讓他們給紀時找個輔導班,物理的,化學的都行。
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紀時語數外三門的成績太好了。
在他口中,是穩進金陵大學的成績。
“沖清京肯定是難的,這個說不準,說不定今年一個沒有,也說不定前三名都能進。”
紀爸紀媽直接被一個大餅砸暈了。
別說金陵大學了,在他們眼里,紀時能考個金陵xx大學都是超乎他們期待了,再次一點xx大學xx學院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有學上就行,他們對自家小孩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
可班主任的話著實把他們驚到了。
也就是說,老師也覺得紀時需要報輔導班提升一下物理和化學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