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能又去熱了一遍,又盛了碗粥給紀時“作業先放放也沒什么,飯要記得吃啊,不吃飯你要成仙了”
粥配的是小咸菜,剛炒的雪菜,和豆腐一起炒的,雪菜是本地長的雪里蕻,可以腌來作咸菜吃,紀媽懶的時候也會直接去超市里買榨菜絲吃,不過還是吃家里的咸菜比較多,雪里蕻,蘿卜干,雖說未必有外面賣的咸菜滋味豐富,但至少自家吃的知道里面添了什么。
農村里的一些美食也在漸漸失傳,相比紀時奶奶她們那一代,紀媽她們還會做的已經很少了,主要是田里的活兒忙,中的蔬菜糧食越來越難伺候,根本提不起勁干別的。
紀時小時候家里基本上就是小麥、玉米、油菜和棉花這些主要農作物,但是這些經濟效益低,所以慢慢地,家里開始中西瓜,中蔬菜,玉米油菜這些還中,但是面積已經不能和以前比了。
紀時記得,他奶奶和老太還活著的時候,玉米都不用脫粒機,都是直接用手剝,油菜也是誰家要收了,一個村里的人都帶著連蓋來幫忙打,把紗網鋪在地上,油菜籽嘩啦啦往上面掉。
紀時家現在連連蓋也找不著了,以前都是用連蓋打油菜和黃豆,連蓋是竹制的,桿子邊上有個手柄讓竹排和桿子連在一起,竹排一打就前后轉,這樣一發力,油菜籽就能打下來。
紀時奶奶去世得早,不過她還在的時候會給紀時攤蛋餅吃,紀時現在都快忘記是什么味了,就記得特別好吃,比外面賣的手抓餅要香很多,還不油,他現在想吃只能去鄰居奶奶家蹭,因為紀媽不會做。
還有一中炒面粉他奶奶也會做,把面粉炒成焦黃色,密封起來,要吃的時候用開水泡,再加點糖,味道也很好,不過紀時已經快20年沒吃到這東西了,現在想想還是挺懷念的。
包子是去鎮上買的大肉包,家里的活兒忙,紀媽一直到農閑才有空蒸包子蒸糕,今年不出意外什么也蒸不成,因為她要陪紀時一直留在縣城那邊。
不過一般來說,紀媽要是不做的話,他們家應該能吃上四中包子,因為姑姑們和外婆都會蒸,也一定會給他們家分。
紀時做題的時候沒感覺,包子吃了第一口,他才意識到自己真的餓了,當下狼吞虎咽起來,紀媽包子蒸了一鍋,有肉包子,居然也有蘿卜絲包子,紀時一連吃了三個,又喝了滿滿一大碗粥。
紀媽“你這樣午飯還吃不吃了”
“吃”
今天的午飯在大姑家進行,大姑家離紀時家雖然沒二姑家近,但也就1公里的路程,走個十幾分鐘就到了,騎車還要更快,紀時看了下時間,他再寫點作業,等吃完午飯回來,化學試卷也絕對可以寫完了。
只要老驢別出那些難死人的題就行。
不過在這一點上,紀時從來不抱有幻想,他們整個年級都知道,化學組的試卷絕對不是能輕易敷衍過去的。
重新開始寫試卷,紀時不禁有些后悔,他不該一口氣吃三個包子的,現在感覺肚子有些撐,腦子里可能油分含量過高,腦細胞有點不夠活躍。
紀時又出去晃了晃。
放假這幾天天氣都不錯,這會兒太陽已經出來了,曬在身上暖烘烘的,紀時繞著鄰居家的小道往被走,去他們家地附近轉了一圈,又往西走,繞過一個湖,從二姑家旁邊那條路繞了出來。
表姐正在井邊壓水,看紀時正好過來,揮手讓他把水桶提到廚房里。
“你今天去大姨家吧”她問。
“去啊。”紀時點了點頭。
“等會跟我一起走,我家電瓶車送到鎮上去修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