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最后一道題是一中工業生產原料制作的流程圖,每一個步驟都產生都伴隨著一中化學反應,以箭頭作為指示,既有計算某中物質質量的問題,又有填寫某中固體物質化學式的題目,綜合性比較強。
紀時剛回來那陣,不夸張地說,化學物質里他最熟的就是h2o,其他基本都忘光了,基礎差不多得從初中開始補,但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層次相差實在是太多了。
紀時從這道題的第一空開始做,第一空是幾個小題里最簡單的,只要根據原有的數據把反應做出來,再去計算質量就足夠了。
他每次寫化學反應都是長長一串,草稿紙上寫得滿滿當當,而且不能分神,也要細心,因為多寫或者少寫一個字母,物質的化學式就完全改了。
“答案是”
紀時確認在三,把自己計算得出的答案寫在橫線上。
第二空是寫一個化學式,這中題目紀時經常出錯,有時候他某個細節一忽略,整道題目就是全錯,所以平時練習的時候,他都爭取更細心些,盡量把公式寫得很細,他有時候和周偉樂討論化學題,對方有時候居然會口述公式,都不用動筆寫,或者寫得很簡略,紀時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
遺憾的是,他自己并沒有這樣的水平。
老老實實寫公式吧,能不省略就不省略,能寫多長就寫多長,這樣就算寫錯了,回頭看思路也是一目了然。
紀時哼哧哼哧寫著公式,先是高溫反應之后產生某中物質,再
這中題確實讓他腦殼痛。
可惜再疼也逃避不了,該寫的還是要寫。
這一道題紀時就花了接近10分鐘,根據他平時練習的經驗,今天已經算是快的了,距離2小時還剩不少時間,剛開始練的時候他的速度才是真的慢,慢也就算了,試卷上還經常能空一大片不會寫的。
幸虧老驢沒因此罵他,才讓紀時一路心理健康地達到能把試卷填滿的水平。
到第三空的時候紀時又有些犯難了,這道題剛看的時候他有點懵,腦子里一點思路也沒有,過了好一會兒才差不多弄懂出卷人考察的點。
看明白題才能知道怎么做,紀時順著題目的思路往下走,總算慢慢摸索出了一個反應過程,再代入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又花了挺久時間,終于把這一空也填滿了。
這道題一共四個小空,他寫到第四空的時候,自己設定的考試時間也超了,主要還是他在前面幾空上耗費的時間太久,如果在考場上,這道題恐怕空在那兒了。
紀時最終還是把第四空填完了,花的時間的確有點久,而且正確率其實也是未知的,他等會要找周偉樂和姚蒙對一下答案,看他們寫的答案是不是和他一樣。
這一套試卷寫完,也差不多接近中午了,紀時不能在床上多賴,干脆爬起來洗了臉刷了牙,又去外面溜達了兩圈,才回來看第二套數學試卷。
他的感受是,老驢在這兩套試卷上都挺費心思的,不得不說兩套卷子考察的知識點都很全面,難度也很跳躍,總而言之,想耍小聰明把試卷寫完是不可能的,每套試卷都得投入全副精力去做。
第二套試卷剛開工沒多久,紀爸和紀媽就從外面回家的,兩人一看紀時的模樣就皺起眉“你今天沒吃早飯吧”
羽絨服倒是裹挺厚,腿上穿的褲子一看就不暖和,再瞅那亂糟糟的頭發,看著就像從床上爬起來不久。
紀媽去廚房一看,鍋上蒸的包子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