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爸還是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的,一下午就在家幫紀媽忙,接接拿拿,還時不時開著摩托去超市買點東西,他們家離鎮上不遠,騎個摩托車幾分鐘就到了。
等紀爸回來的時候,給紀時帶了一大袋零食。
他大概還把紀時當成小孩,丟下一大袋零食之后,他居然還給紀時扔了一個旺旺大禮包“我看人家都在買,就也給你買一個。”
紀時“好吧。”
旺旺大禮包也挺好吃的,里面有雪餅仙貝浪味仙,還有一袋旺仔奶糖和糖,紀時拆了包吸吸凍吃了,手機里收到表姐給他發的信息,喊他去她家吃辣條。
紀時以寫作業為理由回絕了。
從時間上來說,他趕工60套試卷確實有些匆忙,寫完英語的12套,還有48套試卷。
如果是正常的開學時間他當然趕得及,但是初五之后他就得去補物理和化學了,所以紀時至少得在初五之前把物理和化學兩套卷子寫完,那樣方便補課的時候問老師。
他的時間也不多了。
“你們寫完幾科試卷了”曾泰然問他們,“各位好心的兄弟姐妹,愿意幫一幫你們的好朋友嗎”
“不愿意。”
黃雅瓊干脆的回答把曾泰然的話堵了回去。
通過和小伙伴們的交流,紀時發現,他的進度竟然是一群人里最慢的,姚蒙已經寫完了英語和數學,周偉樂寫完了物理和化學,連曾泰然都把英語和化學寫完了。
紀時“大過年的你們都在干嘛”
“頭懸梁錐刺股,這個春節一點也不快樂。”曾泰然連續發了幾個哭哭臉,“我媽一直盯著我,她就不許我出門。”
高三生的生活都不太自在,好歹紀時還能在家溜達來溜達去,其他人的狀態基本就是看書看試卷。
紀時也覺得自己不能再閑晃下去了,按他現在的進度試卷都未必能寫完,何況他也從學校扛了不少書回家,不看多浪費自己的勞動。
紀時以前帶書回家確實是不看的,基本是帶多少回家,又原封不動地帶回學校,他以前認為看書沒什么作用,因為書上的內容都太簡單了,試卷出的題目要比書上的例題難得多。
但慢慢他發現,書才是構成一切的基礎,連書上的知識點都掌握不全,做題也沒可能做好。
所以他現在回家都帶書,一邊復習一邊翻書,尤其是物理和化學這兩科,書差不多都被他翻爛了。
紀時第二科做的是數學,主要是數學卷子寫起來最快,他基礎畢竟在這里,到了這個水平之后,想寫慢也不容易,一開始紀時還沒進入狀態,寫填空題的時候有點蔫蔫的,但越往后他效率越高,速度越快,特別是在思考最后那道大題的時候,他的專注度無限提升,一張試卷很快就能寫完了。
他伸個懶腰,繼續寫第二張試卷。
他的房間也很簡單,沒有專門的書桌,用的是一張以前吃飯的舊桌子,不過等家里建新房之后他就能有自己的書桌了,雖然那會他已經高中畢業了。
這張桌子有點矮,所以配了一個矮點的凳子,解題的時候肩膀不至于太酸。
桌子邊的墻上,從南往北依次貼著紀時初中之后拿過的獎狀,這次的三好學生也被紀爸專門貼上去了。
學校也在與時俱進,獎狀都帶一個紅色的外殼,不是純粹的一張紙了,不過紀爸還是特意把那個外殼丟到一邊,把紙抽出來貼在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