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一喊桌子不就搭起來了嗎咱們這邊閑人又不少。”
上桌子就是上牌桌的意思,春節期間幾乎從初一到初七都沒得歇,天天有人上桌。
紀爸其實去得不太多,但是冬天活兒少,他閑著沒事做就會跑人家家里看牌,看過了就被催著上桌,尤其現在炸金花比較流行,牌桌上人越多越過癮,反而人少了沒什么意思。
但他們家也不是完全閑著的,家里長了大棚要時常盯著,氣溫上來了要開棚透風降溫,溫度低了又要早點關上,青椒西瓜這些經濟作物都是比較嬌貴的,這兩年長多了經驗出來了,以前沒經驗的時候,好好的苗說不活就不活,紀爸和紀媽不知氣了多少回。
可氣完該長還是長。
紀爸一直覺得自己沒財運,農作物的收成看天,不會年年好,也不會年年差,但他們家收成好的時候東西價格就低,價格高的時候要么沒種要么種得少。
家里整體還是缺錢的,紀時又是高三,他們必須把更多精力放在紀時身上,對田里就不得不有所疏忽。
但今年和往年不同。
開過家長會之后,紀爸只覺得干勁滿滿,做什么活兒都有動力,他這兩天遇上誰臉上都帶著笑,就跟中了獎似的。
別人問他是不是遇上什么好事了,他也不說,但還是成天樂呵呵的。
等吃過這頓晚早飯,紀媽中午也不做飯了,因為今天是除夕,年夜飯本來就比平時要吃得早。
“時時你也別成天看著卷子,有什么想吃的不,和你姐一起去超市買。”
“超市里擠死了,姐她早上從超市回來,說再也不想去了。”
鎮上就一個超市,每逢佳節用人山人海形容都不夸張,收銀臺那邊排了一大堆人,幾乎所有人家的消費力都展示在這幾天,給小孩買零食的,給老人買年禮的,個個都來排隊。
當然,現在還只是鎮上超市的初級版本。
他們鎮上超市現在還是本地人開的,賣的還是傳統的食品和日用品,等過兩年超市被外地人包下來,開了生鮮區和水果區,鎮上的菜市場都被它給做倒了,本地人圖方便什么都在超市里買,加上超市的價格便宜,菜場除了搞批發的還能繼續之外,其他的小販全部都轉行了。
紀媽之前也買了點瓜子橘子蘋果之類的,但她估計這些太樸素,紀時不愛吃。
其實紀時現在遠沒有她以為的那么講究,水果和瓜子他也吃,他就是不太喜歡吃原味的瓜子,喜歡吃有味道的。
“我就背背單詞,這兩天沒怎么看試卷。”紀時道,“不過我們這次發的試卷量太大了,還是得趕緊寫完,不然開學了來不及。”
紀媽也就不說他了,反而催他趕緊把試卷寫完“你早點寫完還能玩一天,不寫就連玩都沒得玩,那也太累了。”
她是真覺得紀時辛苦,在出租屋那邊的時候,她迷迷瞪瞪睡到一半醒過來,紀時還開著臺燈寫作業,不管天多冷,他就一直坐在那里。
紀媽也不敢催紀時趕緊去睡覺,怕影響了他的思路。
“那有我能幫忙的不我把你把芋頭切了”
“不用。”紀媽趕他走,“把你爸叫過來,讓他幫我切。”
紀時比了個ok的手勢“你覺得我爸今天會上桌不”
“他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