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時也在最后4道填空題上多花了點時間,他沒去注意四周,但據他猜測,第1考場其他人的進度應該和他相似。
他之前看分數的時候也觀察過,能在z中進入年級前30名的學生,200分的試卷數學都在180分以上,有人語文英語更強,可180分這個分數絕對不是低分了。
填空題部分寫完,紀時松了口氣,第14題確實難度夠大,比上次月考的難度要大得多,紀時琢磨了好一會兒,都打算放棄了,幸虧最后關頭被他解了出來。
每次數學考試能不空題就是大勝利。
畢竟以紀時這樣的水平來說,現在95的數學題他都是可以解出來的,唯一缺的就是時間,一旦題目難度整體上升,他平均花在每道題上的時間就會變多,那最后幾道難題的考試時間自然就會受到擠壓。
這次考試的難度和上次月考接近,在填空題上設置簡單一點的題目讓學生松懈,一到大題就瘋狂上難度,紀時不由在心里默默吐槽學校的數學教研組,一套招數用了這么多次都不嫌累。
估計老師們是嘗到這么干的甜頭了,而且這么出題還省事把難題加在大題上,數來數去一共就6道解答題,那不比給填空題上難度更舒服
在為難學生這一點上,老師們都經驗豐富。
不過考試次數多了,他們這些學生也慢慢了解了老師們的風格,像紀時填空題做得特別順暢的時候,他心里就知道這次的大題絕對簡單不了。
幾何題老師們就來了個下馬威,讓紀時盯著一個立體圖形糾結了好一會兒才把題目給想出來。
平時添輔助線一般添一條思路就出來了,這道題居然讓他畫了兩條輔助線,而且證明過程特別復雜,紀時在那把三角形標志差點寫成方的了,而且一會兒abc一會ace一會兒ade,稍有分神就可能把字母寫錯那就是另一個圖形了。
齊老師就經常提醒他們證明的時候要注意,因為老師們是按點給分,他們把圖形abcd寫成abce,哪怕證明過程全對,改卷老師也是會把這個錯誤挑出來扣分的。
因為筆誤扣分絕對不能忍,所以紀時寫的時候很細心,細心這個詞在考場上約等于慢,雖說紀時可以同時保證正確率和速度,可和他平時練習比起來,今天這道題花費的時間確實更多。
紀時的表情已經完全緊繃起來了,考試開始時他的表情還很柔和,帶著點放松的意味,但這會兒,他雙目灼灼地盯著試卷,整個人看上去專注極了。
熟悉紀時的人都知道,這是他變認真的標志。
紀時是那種做題的時候很有激情的人,激動卻不會上頭,反而能越激動越是冷靜地把題目解出來,他感覺考試的時候自己身體里藏著團火,需要把這團火激發出來。
現在紀時就是在做這件事。
在第一道大題上耽誤的時間多了,做第二題的時候,紀時看題和思考的速度都驟然加快,這是一道綜合題型,難度也并不低,不過紀時思考得很快,這會兒他不用寫太多字母,數字更多,一路順下來,思路暢通,中途都沒有停滯過,在紙上寫答案的時候也同樣迅疾如飛。
搞定。
紀時感覺臉頰有些發燙,但他自己并不知道,他整張臉都像正在烤火似的紅通通的,那是激動的。
反正每次月考考數學都像是在打仗,遇上一個敵人就一路往前猛沖。
第三道大題出卷老師出了個新題型,以前基本沒考過的那種,一眼看過去人真的會懵,好在它就是形式看上去特別麻煩,內容其實并不難,紀時稍加思索也就把題目解出來了。
他覺得,這就是高考和平時考試的區別。
高考的題一般被老師解過、分析過好像都挺簡單的,做起來也并不難,像他們做往屆的卷子都能拿挺高的分數,哪怕是數學帝往年出的題,他們也能練出一個比高考平均分高得多的分數,主要原因就是題型。
高考多少是有點反套路的,它一般會出一些老師們和學生們萬萬想不到的題目,一眼懵的也不少,換句話說,高考題的外表比較時髦,但他們平時做的題土,某些題型被一屆高考出過之后,才會慢慢地成為大眾題型,被各大高中、各家輔導機構放進練習卷里。
所以每一屆的學生都會覺得自己做的高考題不簡單。
因為在他們之前,那些題目確實沒有任何人接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