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中的老師們出題的時候還是挺用心的,一般會加一兩道新題目,免得學生們對自己過于自信。
紀時解完第三題之后習慣性地看了眼表,果然,時間又不多了。
他每次解最后這幾題都像生死時速似的,紀時每次也都警告自己,說下次不能這樣,常在河邊走,總有一天他就得栽在時間上。
但是幾次考試的難度分布都讓他面臨這種情況。
當然,其他人也和他差不多,出卷難針對的畢竟不是他一個人,大家享受的都是一樣的待遇。
紀時深吸一口氣,繼續埋頭做題。
好在前面的那么多道題已經讓他進入了做題的最佳狀態,他也不會特別卡,倒數第三道題和倒數第二道題是有難度,可紀時仔細琢磨了很久,這兩道題還是被他給解出來了。
當然,耗費的時間一樣很長。
到了最后一道大題,時間又只剩10分鐘了,這么多次月考,他們老師在最后一道大題的設置上都很無情,紀時從來沒有哪一次能痛痛快快把最后一道題算出來的,聯考那次不算,題目太簡單了,紀時懷疑那次聯考的全校平均分能有180分。
第一道題紀時倒是毫無意外地解了出來,這下就剩最后一小問了,紀時也不想次次都死在這里,可很不巧,第一遍看問題的時候,紀時還真是腦袋空空,一點思路也沒有。
他又思考了一遍。
筆尖在草稿紙上寫字的動作已經停滯了,他眉頭下陷,嘴唇緊抿著。
又聽見自己的心跳聲了。
人最緊張的時候,手會突然發軟,紀時這會就是這種狀態,他急切地想寫出點什么來改變現狀,可越是著急,寫字的速度反而比做之前的題要慢,思路也像被突然堵住似的,想不出什么有用的點。
紀時忍不住敲了敲腦袋。
這是一道證明題,其實也是一道計算題,只不過題干先把答案寫出來讓他去證明而已。
只剩3分鐘了,紀時估計這題他是做不出來了。
以月考最后一道大題的解題量,試卷上的空白都不一定夠寫,三分鐘他可能連抄都抄不滿,更不用說他現在還沒有什么明確的思路。
好在他前面的題都解出來了,這還不至于讓紀時太焦慮。
要是前面也空著,最后這十分鐘他恐怕只能慌慌張張去翻前面,不會,再慌慌張張去翻后面,也沒轍,那他的狀態絕對還不如現在。
數學題光靠慌是慌不出來的。
可就算最后只剩兩分鐘,紀時也沒有放棄。
他目光緊緊盯著那道題,腦海中飛速地構想著思路。
然后,他在空白處先寫了一個"解",再把自己想的思路往下面寫,他是想到哪里寫哪里,也沒有去考慮這個思路究竟能不能得出最后的答案,他不確定,因為自己的想法還需要更多時間去驗證,可這會兒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條路可能行得通。
紀時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反正時間不夠了,他也沒有更多選擇。
而且他畢竟做過這么多題,數學是他最自信的科目之一,他的直覺也并非盲目的、毫無緣由的。
在數學這一科上,他比其他人更容易來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