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鎮是學著隔壁鎮種西瓜的,z縣是市內乃至省內的農業大縣,但z縣農業的精華都在他們隔壁鎮。
以前紀爸紀媽都是種糧的,縣里有人收蠶他們就種桑葚養蠶,有人收薄荷油他們就種薄荷熬油,一直到隔壁鎮大規模種植甜葉菊和西瓜,他們才跟著種,到現在他們鎮上絕大多數人家都種經濟作物,這也是和隔壁鎮學的。
小蘭瓜也叫特小鳳,一般只有隔壁鎮的西瓜大戶才會種,上市也早,但他們找人買也好買,而且價格要比在外面便宜得多。城市人經常抱怨西瓜貴,西瓜貴是貴,但城市里一個賣288斤的8424西瓜,從他們田里運出去的時候只有1塊錢一斤,一個西瓜十幾斤,差價就能有至少十幾塊錢,畢竟中間要經過西瓜中介、收購老板、批發市場和超市幾道程序。
紀時一到家就看到了他爸給他買的西瓜,他倆自己是舍不得吃的,可想到紀時他們就舍得。
事實上,買瓜的也不止他們一家,二姑也給表姐買了,還有西邊的鄰居,大家一起買價格能更便宜點。
紀媽已經把飯菜做好了,紀時一回來就端上桌,正好開吃。
紀媽看紀時眼睛有些黑,不由提醒他∶"你學習歸學習,在家就多睡會,好好休息,別讓自己太累。"
在她看來,放假也是紀時能放松自己的時間。
弦該上的時候要上,該松的時候也要松,她在家聽了不少誰誰誰家小孩高考壓力大崩潰的例子,總擔心紀時也承受不住壓力。
紀時覺得他媽完全是想多了,可看著紀媽認真的模樣,他也只能跟著點頭,反正他不能讓他媽太操心。
可該做的題紀時也是不可能不寫的,氣溫上來了,紀時做題的時間反而比寒假里更長,他以考試的狀態來做各科的練習卷,連語文作文都沒瞎編,而是深思熟慮之后再動筆。
月考是鍛煉,平時的練習卷同樣是鍛煉。
不過他媽和他爸倒是經常來他房間,看電視看累了就來他房間轉一圈,也不說話,就是來看看他,或者在家里翻找零食,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也給他拿過來。
紀時知道,他爸他媽見他回來挺高興的。
不僅是現在,他成年以后也是一樣,早晨他們從田里忙完回家,第一件事是看紀時起床沒,晚上忙到天黑回來,也是第一時間去推紀時的房門,哪怕田里收成不好,他們看到紀時都是笑瞇瞇的。
其實高三他和爸媽接觸的時間反而更長點,因為他從初中到高二都是住校,只有休息日才能回家,而目有時候放假了紀時也一門心思惦記著去縣里玩,根本不會在家待多久時間。
"時時,吃水果不我給你削。"
紀時沖他媽擺擺手∶"媽,你忙你的,我要寫作業。"
"注意眼睛,你眼睛離試卷遠點,別粘在上面。"紀媽出去了,紀時聽見紀爸讓她削皮,被她推著趕出去了。
他家門口有塊地,他爸媽也打了個棚子,一般用來移苗,西瓜苗和甜葉菊都是在這里忙的,紀時去廁所的時候看到大棚里還亮著燈,他爸媽爸手電筒掛在棚架上,到現在都在忙活。
紀時本以為自己會度過一個平靜做題的五一,誰知一大早鄒勇和周婷璐兩人就來他家寫作業了,說是順便有題目問問紀時,紀時倒不介意他們來,就是他房間桌子特別小,三人的作業根本鋪不開,只能把平時家里待客用的大圓桌拿出來,三個人一起在大屋里做題。
周婷璐和鄒勇兩人理科都很不錯,主要問的紀時英語和語文題,英語紀時答的時候還挺順暢的,可一做到語文,三個人一討論,他就覺得這是三個臭皮匠,而且對比之下,紀時發現自己這個臭皮匠水平可能還是最高超的。
不過沒有關系,他有一位強有力的外援
這個年頭的手機打字是真的慢,不過這也足夠讓紀時從黃雅瓊那邊問到這次語文試卷的思路了,三人一邊等著紀時的qq跳起來,一邊自己琢磨著閱讀理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