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牛逼,話說,紀時這個名字之前真的沒太聽說過啊,是大四突然爆發的嗎”
“同屆表示他大一還和我一樣掛過科,大四了我畢業論文還沒憋出一個字,人家發了幾篇了。”
“大器晚成的天才,應該可以這么形容他吧此君大一,不,大一和大二都是默默無聞型的,高中的時候也沒參加過競賽,什么io人家都不了解,但他大三就能代表數院參加丘賽了。”
丘賽的名聲這群大學生還是知道的,雖然丘賽剛剛舉辦不久,可憑借那位大佬的影響力,在數學這一個領域里,丘賽的影響力還是不錯的。
京大有資格參加丘賽拿成績的學生不少,紀時并不是最受關注的一個,但因為他的履歷和那些一路競賽加保送的學生不一樣,屬于踏踏實實高考進學校、沒有任何競賽經驗的,所以看起來反而比那些天才們更傳奇些。
京大的學生里有競賽經驗的太多了,那些沒有挑數院讀的學生可能高中的時候也參加過省賽和國賽,像紀時這樣的屈指可數,按照一般趨勢,不少參加競賽的學生可能都受不了數院的環境選擇逃跑,可紀時這個一看就該跑的不僅沒跑,反而慢慢混出頭了。
這算是很傳奇的一段經歷了。
丘賽紀時只參加了一屆,因為大三學生基本是丘賽的主力,當然,也有更低年級的學生參加,不過大一大二的紀時是絕對沒有參賽的實力的,到了大三,他也只是想嘗試一下而已。
他不知道自己在bbs上竟然會收獲一小部分關注,不過那種關注并不影響紀時正常的學習節奏。
他還是有規律地往返于教室、宿舍和圖書館,當然現在他有了更多可以一起探討問題的朋友,不管是紀時提出的問題還是對方問的問題都和他的學習是同一層次的,他再不用擔心自己跟不上對方的學習節奏了。
紀時現在相信,自己在數學這門課上是有天賦的,這份天賦或許沒有別人多,或許來得有些晚,可他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在他最需要天賦的時刻,天賦出現了,他也緊緊抓住了它。
他因而可以在數學這條路上走得越遠越廣。
大四這一年也是紀時在京大收獲最多的一年,他在學業上有了成績,被一位教授指定在手下讀研究生,但因為發表過幾篇論文的緣故,紀時也擁有了可以出國的機會,他之前還擔心自己大一的掛科會不會影響后續讀研,事實證明基本沒有任何影響。
紀時留在了京大,他也確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
大四本該是很焦慮的一年,但在學業上來說,這一年紀時反而過得很愉快,因為他該打的基礎已經都穩定了,接下來只需要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好。
他和其他人的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該悠閑的大一大二紀時沒太悠閑,可在別人匆忙焦慮的時候,他也不必受這種情緒困擾。
高三一年的經歷和大學四年的生活讓他收獲了一顆堅韌堅強的心,也讓他堅定了,努力或許是可以突破天賦的上限的,天才也并非生來就會,只不過比普通人更快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