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伙伴們聽到紀時繼續讀博的消息都露出了""的表情。
"紀時你在瘋人院待久了,已經被同化了嗎"周偉樂吐槽道,"我讀完研就想著趕緊畢業找工作,你居然還想繼續念"
周偉樂讀的是航天相關的專業,畢業之后沒有去企業,而是去了一家研究院,所以他朋友圈之前還會發一些校園日常,最近不僅不發了,連在群里冒泡的次數都變少了。
好在紀時并不孤獨,姚蒙也選了繼續讀博,他和紀時一樣,在研究生期間發覺到了學習的樂趣,他在交大讀的博,但是有去海外交換一年的機會,不過他去的是大,和紀時的大還有點距離。
兩人基本也沒有見面的機會。
和紀時一樣,姚蒙也是那種一旦學習就全情投入的風格,而且他在本專業同樣是有天賦的,姚蒙這人性格本來就耐得住寂寞,他平時看著不聲不響,可一旦有了目標絕對會一直往前沖。
紀時的學習之路并不孤獨。
說實話,在大和在京大的感覺又不相同了,因為這里匯聚了來自全球的天才,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光菲爾茨獎就有10多位,在這里求學紀時除了深刻體會自己的菜雞之外,也能深深體會到數學這門學科的廣闊天地。
他還差得太遠太遠。
但和這些人處于同一個平臺,耳濡目染之下,紀時對于自己所研究領域的感悟又深了一層,他覺得自己正處于進化的過程中,在這里,他如饑似渴地學著各種知識,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們交流。
這是他成長最快的一段時間。
到這個時候,紀時已經并不自卑了,他真實地認識到,自己其實已經成為了天才世界中的一員,不過天才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沒有上限的,曾經閃閃發亮的天才或許會被橫空出世的另一位天才襯托得黯淡無光,但他只要在自己的領域完成一些別人無法抹殺的、會被記住的成績,那樣就足夠了。
在這座校園里,紀時依然是平凡的一個,他每天獨立地完成自己的學習,在他身上出現靈光一閃的時刻不多,但偶爾也會有,每有一次靈光一閃,他都能夠把個困擾自己的小問題解決掉。
當然,他在某一年研究的一個命題忽然在數學新進展上有人提前研究出來了,那段時間紀時真的崩潰過,因為那意味著他在此之前做的全部工作都徹底報廢,這也是做研究時最糟糕的一種狀態。
好在紀時的絕望并沒有持續多久。
怎么說呢雖說被人家研究出來了,但那畢竟是一個領域里最前沿的東西,能夠接觸到、并且距離結果并不遙遠也算不錯了,而且他確實比人家起步晚,這也是萬不得已的事情。
全世界的數學家都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如果有一位研究出來了,其他數學家難道只能跳河自犯”
他也并不是完全沒有收獲的,在研究這個命題的過程中,紀時明顯能感覺到自己的數學思維已經有了巨大的飛躍,和他學生時期、甚至研究生時期的思維已經完全不同,紀時相信努力會有回報這句話,只不過有時候那份回報很多,有時候很少罷了。
這一次就屬于比較少的時候。
最重要的是,他也只能樂觀一點去對待了,他也沒有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