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菫松了手,“走。”
自幼菫救了韓老太爺,小五就對幼菫恭敬崇拜的厲害,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狗腿”。
小五狗腿地一路講著笑話哄幼菫開心,往草廬而去。后面自然跟著拿著點心的青枝,和兩個保鏢覺清覺慈。
韓老太爺正在書房作畫,畫的是一幅大青山春景圖,想題首詩卻尚未想出合適的。
見幼菫來了,便遞筆給她,“何丫頭你來題字。”韓老太爺是覺得不管小姑娘寫得如何,都是雅趣。
幼菫笑問,“我寫啥都行嗎”
韓老太爺笑道,“自然,隨便寫便是。”
幼菫看了看畫,沉思了一下,提筆一番筆走龍蛇
中歲頗好道,晚家青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是王維晚年寫的終南別業,王維官至尚書右丞,由于政局變化反復,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中年時便隱居終南山吃齋奉佛,悠閑自在,頗為超脫。
幼菫寫的是行書,她覺得行書更能表達這詩句的意境。
韓老太爺斂了笑,凝神在書案前端詳了許久,撫掌贊道,“妙妙詩寫得妙,字也寫得妙”
幼菫嘻嘻笑道,“老太爺莫怪我亂寫就好。”
韓老太爺把畫紙拿起來,舉在眼前反復讀著,“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精妙,精彩小丫頭竟然有這般好文采,這般好字”說著,又道,“靜慈庵偏殿抄經的莫不是你罷”
幼菫點點頭,“老太爺怎知”
韓老太爺從多寶閣上一個匣子里拿出一頁經文,”看是不是你落下的”
幼菫點點頭,“老太爺好眼力。”抄經用的是小楷,題詩用的是行書,老太爺居然能看出是一人所書。
韓老太爺道,“雖字體不同,風骨卻是一樣的。”
韓老太爺便不再理幼菫,反復誦讀著那首詩,癡了一般。
青枝悄聲問小五,“你家老太爺不會傻了吧”
小五不悅道,“老太爺這是遇到好詩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