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不開心就走人當然是玩笑話。不過路楠想想自己在海臨的房子和烏城的商鋪,不由得心生感慨人果然還是得有后路啊,這樣,不論做什么決定都有底氣。
話說回來,路楠對所謂深度合作的擔憂陳驍都懂。
店大欺客,客大也欺店。
源川的海外市場幾乎還是一片空白、現在簽約的那幾位都是甄選之后配合度高的經銷商。
但陳女士和她身后的米林公司可不一樣。
正是因為和路楠有同樣的顧慮,他才會堅決反對董事會關于陳女士所代表的米林公司深度合作在海外推廣和諧酒的提議“曲線救國”,借助其葡萄酒渠道將中國白酒打進主流發達國家市場。
先前董事會探討的時候,父親也一直不甚贊同。
只是現在父親因為身體緣故需要靜養,陳驍也不確定自己能夠在重壓之下抗住多久。
路楠上輩子在這個時候沒有成為巨江市的城市經理,但總部到底有沒有把和諧酒的海外經銷權放出去這種大事還是知道的自然是沒有
就她所知,總部這邊經數次探討,董事長本人雖然處于靜養階段沒有露面,不過董事長及其父母、還有沈家其他持股人、外加以董事長馬首是瞻的夏總一派都是旗幟鮮明地支持陳驍的。
當時的情況也應該是非常危險,以陳驍為首的否決派勝也是險勝。
甚至險勝之后也并不是結束。
因為之后,毫無征兆地傳出米林公司和令揚酒業達成了深度合作的消息。
兩家公司于四月底簽署了合作協議,當即大張旗鼓地在行業內外、媒體上進行宣傳。隨之而來的小道消息說令揚在海外的全新市場急需專業的人才去開發維護,報酬從優。
當時源川公司可稱得上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由此,引發一場規模不小的城市經理叛逃事件。
源川當然要和令揚那邊交涉,畢竟這屬于惡意挖角了。可是令揚方面卻說同行業之內人員流動屬于正常現象,完全不承認有惡意挖角這回事,更甚者,還好意勸說源川方面如果想要節省人力開支,不妨轉一批業務給他們,令揚方很樂意接收。
至于那批集體辭職的城市經理簽約的公司是米林公司在國內的第三方外包合同。
當時源川的競業協議很寬松,他們就用這種形式規避開了。
人說善惡到頭終有報,這句話也不假。
令揚的風光只持續了一年,第二年開年后,海外總代理權外放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國內根本無法控制海外終端的售價
因為海外總經銷商除了可以以廠價拿貨獲得費用補貼之外,還有高額的稅點返還,再加上外幣結匯時的價差優勢,這樣一算,海運費的成本根本不值一提,白酒到手價格比國內市場經銷商們拿到的價格要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