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楠回答“我知道。我已經考慮很久了,這番話就是深思熟慮后的結果。”
路父輕咳一聲,不甚贊同地開口“深思熟慮我看,你這個提議十分幼稚。正月見面的時候,我觀察過了,小陳是一個蠻知道禮數的人,你們正正經經談了這么好幾年的戀愛,算算時間,也應該要進入下一階段了。我想,小陳的父母正是考慮到這個因素,所以主動開口說要雙方父母見面的吧”
路父的猜測和陳驍父母的打算確實是八九不離十。
路楠嗯了一聲“現在的重點是,我短期內依舊沒有結婚的打算,不過也沒有分手換男朋友的打算。所以對于對方家長的提議,我個人是覺得可見可不見的。不過,因為工作的緣故,我之前已經見過他們二位好多次了,也深知對方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性格,與其讓你們在什么場合猝不及防地偶遇,不如由我和陳驍安排一下,大家一起吃個飯。”
路楠聳聳肩,態度相當直接“只是吃個飯,認識一下而已,不具有其他任何意義。”
“對方父母既然要見我們,那吃飯的時候一定會提出你們的婚事,這是我們華國社會默認的習俗。”
“這就是我今天找你們談談的主要目的屆時,不管陳驍父母說什么,你們只要說孩子的事情由孩子自己決定就好。我想,這很簡單,而且對于你們來說,這樣的回答也最省心。不是嗎”
不可否認,路楠最后這句話,是有點兒傷人的。
黃女士坐直身子,盯著女兒“路楠,你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什么叫做對我們來說最省心”
剛才路父說了這句話,現在黃女士又說了一遍。
這個時候,路楠甚至還能分神感慨父親和母親不愧是共同生活二十多年的前夫妻。他們真的有許多相似的觀念,比如執著于對孩子展示他們身為家長的權威。
只是他們兩人對此的表現形式略有不同。
路父的側重于抓大放小,一般只在涉及兒女人生重大轉折、重大選項的時候彰顯一下存在感;
黃女士則是想要掌控兒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細枝末節,真到面臨重大選擇的時候比如路楠和路楊關于大學和專業的選擇,再比如路楠兩輩子大學畢業都從事酒水銷售工作,她反而未必會死扛到底。
這么說起來,虧得他們現在已經拆伙了,不然我和路楊這輩子不論大事小事都被這兩口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以上,只是路楠苦中作樂的玩笑念頭而已。
路楠同樣坐直身子,并不是為了在氣勢上和黃女士打擂臺,只是讓自己的態度看起來更加認真“媽,我的意思是,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我們家現在的情況,就挺復雜的,我本人對婚姻沒什么興趣、更沒什么信心。其實我認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婚姻和家庭的,就像我和陳驍現在的關系,合則來、不合則散,多好啊”
之前在外表現得再開明,說談不談戀愛、結不結婚都隨她,反正我是不來催的黃女士這一刻有點慌了。因為她了解女兒的性格倔。女兒輕易不放狠話,但是說出口的話、做出的決定,基本上從未有過更改。
“你這是不負責任”黃女士口不擇言,“你這樣只享受戀愛、不打算結婚,是不負責任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