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這種心態,路母對路父的態度可想而知。
他們協議離婚的時候,兩個孩子的撫養權都在路母手里,但是雙方提前約定過,路楠路楊以后會輪流到過年。
而實際根本不是如此。
第一年路楠姐弟跟著媽媽過年,一切無恙。只是路父提前約時間要帶孩子去掃墓的時候,路母黑著臉把電話開了免提“你爸叫你們去拜年,你們自己說。”
在母親注視下,路楊沒敢吭聲。
路楠沉默了一會兒“我去吧。”
那一年正月,所有親戚都知道路家發生了什么事,長輩們不會問路母為什么沒來,但每一家每一戶都問了“弟弟怎么沒來”
路楠尷尬笑笑“作業多,在家里寫作業。”
長輩們信不信不知道,反正路楠自己都覺得這個借口很勉強。
更讓人覺得如坐針氈的,是這些長輩憐憫的眼神和苦口婆心的勸說。
那天晚上回到家,更可怕的是母親無休止的盤問,仿佛要路楠把從上車之后觀察到所有路父的神情和語氣都交代一遍,末了還要冷笑一聲下結論“一個人過年可憐有錢怎么會可憐”
接下來兩三天來自母親的冷嘲熱諷、指桑罵槐是少不了的,路楠知道自己為什么會被這樣對待,因為她主動說要陪父親去拜年,母親覺得自己背叛她了。
第二年過年,應該輪到去路父那邊,寒假前,路父已經提前買好了機票酒店,說帶兩姐弟出門旅行過年。
臨出發前兩天,路母反悔了“你把他們都帶走,就剩我一個人過年不可能的你只能帶走一個。”
路楊偷偷和他爸打電話“老爸你帶姐姐去吧,我不去了。”
最后,路父妥協,加急給黃女士補了機票和酒店,一家四口過了一個貌合神離的年。
因旅行時間長,本年拜年、掃墓省略。
第三年路楠姐弟跟著黃女士過年,無事發生。
初二路父提前聯系兒女掃墓時間,路楊低頭,最后還是路楠去的。
今年是第四年,路父已經不給前妻打電話了,他淡漠地說“我知道,你弟弟比你更怕你媽媽。初三早上七點半,路口等你。”
“好。”路楠能怎么辦呢明知道去過之后回來會被母親甩臉色,但她還是覺得自己應該去的。
不僅僅是因為作為親戚中的小輩,一年一次給伯伯姑姑拜年、給已故長輩掃墓,這是必要的禮儀。
還因為,路楠私以為母親這樣強勢的做法固然可以暫時出一出心中的惡氣,但其實沒有太大的好處路楊成年之前的生活費都要父親一個月一個月安排,難道徹底鬧僵后還指望他如約積極地打款嗎
這些猜測路楠沒有辦法對母親說,按照她對母親的了解,只要自己說了,母親必然會跳起來“他敢公司有我的一半,離婚的時候我沒直接分走就是看在他還要供你們兩個讀書的份上”
可是母親啊,不要去指望男人的良心,更不要以為可以用孩子威脅已經成為前夫的男人。難道二十年的婚姻你還沒勘破這一點嗎
我只是圍觀了你們感情破裂直至離婚的過程而已,就已經有這樣的認知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