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終究還是比路楠預計得要難熬多了。
即便路楠已經向著經濟獨立邁出了第一步,可是在她父母和親戚們眼中,她的想法和意愿依舊不甚重要。
路楠意識到,這些成年人有著既定的思維和自洽的邏輯,更是認為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要多,所以對著年輕人其實是抱著高高在上的態度,他們的觀念實在是難更改。
就好比,在他們需要路楠出工出力的時候,路楠是他們口中的該懂事的成年人;
在他們想要糊弄路楠的時候,路楠又成為了一個你在社會上經歷的事情還少,不知道外面工作多辛苦,還是家里好的、思想幼稚的大學畢業生而已。
難以溝通。
萬分心累。
所幸,路楠的這個寒假比以往任何寒假都要短,初六中午,她就坐上了返程的大巴。
即便大巴車內的空氣一如既往地不新鮮,即便她在發車之后沒多久就因為暈車藥的作用變得昏昏欲睡,都不能影響她那顆因為遠離家庭而開始陰轉多云的心。
只是想到自己可以這么輕松加愉快地走掉,而老弟還得在家里熬一個多星期才開學,路楠就在心中默默為他點蠟。
她這個做姐姐的,也做不了什么出門前給老弟塞了兩百的零花錢,再悄悄叮囑一句“有事給我打電話。”
也就是她能做的極限了。
再多的錢不是給不起,也不是舍不得。
而是沒必要,畢竟路楊還是小學生呢。
如果說年前的一個多月是菜鳥實習生們學習中集企業文化、適應從校園到企業轉變的過渡階段,那么正月初八正式上班之后,不論是給大家開新年收心會的公司領導,還是一對一帶實習生的老員工們,都已經默認對這批新人的新手包涵期已經過去了,該以更高的標準要求他們了。
更高的標準提現在實踐操作上。
中集是集團公司,這批入職的實習生實行輪崗制度,路楠和蘇悅先被分到了國際物流分公司。
不幸中的萬幸,是空運銷售部。
為什么這么說呢
國際物流部的銷售部門包括國際快遞部、海運銷售部、空運銷售部。
這三個部門面向的客戶群體是不同的,國際快遞部無疑是最辛苦的,除了尋找新客戶,業務員還要自己負責大部分攬件送件業務,雖然單件的提成因為單價高而很可觀,但是還是累的和挖煤的差不多。
而國際物流中走海運的是大多數,這就意味著海運的競爭相當激烈,路楠偶爾路過海運銷售部的大辦公室,聽里頭此起彼伏的電話銷售聲就覺得可怕聽說他們平均每人每天要打一百五十個電話,其中十有八九是被直接掛斷的,相當鍛煉人的臉皮和心理承受能力。
相比之下,國際空運因為價格緣故,其客戶群體其實是很明確的,除了急單之外,就是貨值比較高的產品,比如說近幾年出口量比較大的光伏相關、電子產品如含電池就屬于危險品需要特殊報關、剛剛興起的國際電商平臺單票貨物等等。也要掃樓、掃街,也要電話銷售、陌生拜訪,不過這部分的總工作量還是比海運銷售部要小多了。
就是,公司副總兼銷售部總監宋總,真的很熱衷于搞一些調動氛圍的安排,譬如每周一早上的晨會,就令路楠十萬分尷尬
擊掌、跳抓錢舞要命,腳趾頭摳地、分享上周工作總結和本周工作計劃不過路楠得承認自己有時候臉皮還是有點兒薄,或者說是太注意形象了,每次都收著動作幅度,并且被喊名字之后依舊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行我素。
哪里像蘇悅,被點過一次名之后,馬上就改了,每周一都跳得激情澎湃的,后來被宋總提出來領舞啦。
每周一尬之后,路楠和蘇悅等人從復工開始就過上了上午打電話、下午拜訪客戶、晚上空港名字和航空公司縮寫以及每周的航司特價航線等等。
除此之外,他們一周都要去一次公司外的集體活動,有時候是聽培訓公司的培訓,有時候則是參與一個莫名其妙的讀書人俱樂部不是去聽講座,是去做義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