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的路楠和大學剛畢業的路楠或許不會懂其中貓膩,不過現在的路楠畢竟是和老油條們打了許久交道的城市經理了。
源川是行事有章法、正在強制規范手續的大企業,這樣的企業中尚且有不少在地區市場做假賬目、左右通吃的中層小領導;
經銷商則大多是私營企業,他們賬目混亂,并不是因為請的會計不行,而是因為這里頭水深,合理避稅的手段多著呢
就好比路楠現在知道,私營企業想要將年營收做賬做成虧損狀態簡直太容易了。
即便父親每年沒有將盈利做成虧損狀態,他只要將賬面的前不停地用于擴大再生產,那么路楠等人想要拿到分紅就遙遙無期了。
果然,路父底氣十足地辯解。
他用的是后面那種手段。
比起做虧損賬目不能說最卑鄙,只能說相對有點兒卑鄙。
工作了四年多的路楠此刻憑借商場人直覺預判了父親的辯解之詞,而非根據本就稀薄的父女之情推測出來。
成功預判的路楠卻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值得驕傲的。
因為這個早就已經支離破碎的家庭在面對危機的時候就是一盤散沙。
路楠的父親和母親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和盤算。
路楠的母親不依不饒地要求趁此機會查一遍前夫公司的賬目“我就不信了,從我們離婚至今,你那個公司每年都是虧損的”
路父當然不同意。
“你不同意你別忘了你那個公司最大的股東是誰”路楠的母親挑眉咬牙說出這句話。
戰火頓時波及已經隱隱胃疼的路楠。
他們簽署離婚協議的時候,大約是出于過錯方理虧的原因,在路楠母親的堅持下,路父將公司23的股權轉給女兒,當時做了約定,等到路楊成年之后,路楠再把其中一半股份轉到她弟弟路楊名下。
這一條協議,現在就是路楠母親卡死前夫脖頸的關鍵。因為她無比確信女兒是自己這一邊的
只是,男人的愧疚是有時效的。
那么這么多年過去,早已經有了自己生活的路父面對前妻和前妻所生一雙兒女的時候,不認為自己還需要再為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而愧疚懺悔了是,他的確是婚姻中的過錯方,但是在離婚的時候也做出了相應的補償呀。前妻數次來公司無理取鬧,他不都忍下來了么
路楠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我認為,查賬確實有必要。”
路母趾高氣昂地看向前夫。
路父則不甚贊同地望向女兒。
“查一查近幾年的賬目,順便做一個還款計劃不要指望謝叔叔了,我們得在銀行催收之前行動起來。”
路楠說完后半句,路父的神色微微一松,而路楠母親則以你怎么腦子拎不清的眼神責問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