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真實,隨心所欲,不求華麗,將外在完全舍棄了。
趙秋月也怔住了,隱約之間仿佛看到了詩中的畫面。
場中,風向出現了變化,雖然吹捧錢向文的依舊占據絕大多數,但也有一部分人開始認同秦軒的詩文。
錢向文終于注意到了眾人低聲議論的內容。
他很驚詫,不敢相信就這么一會時間,秦軒居然讓很多人改變了看法。
“這怎么可能?那首詩分明……”
話說道一半,錢向文看到了詩詞,然后像是被人扼住了咽喉,停住了自己口中的低語。
他是識貨的,才子的稱號并非浪得虛名。一般的文人能品出來《清明》的味道,他自然也能。
凄清、悲涼,意境幽深,讓人讀之感同身受,為之動情。
單以感染力而言,與他那首詩作相比,不知強出多少。
另外,清明本就屬悲,他那首詩寫的是春光好顏色,景色宜人,在立意上便處于弱勢,難以在眾人心中留下印象。
南宮洛也察覺了不對,雖然不認為這首詩能反敗為勝,但覺得還是保險一點好,趕緊給負責張羅比試的狗腿子使眼色。
陳岳站在文案邊上,瞬間會意。
他雖然是個紈绔,但多少也讀過書,詩文還是能品出一些韻味的。
秦軒這首《清明》雖然用詞直白,但意境卻是極佳,放在一些重視“道”的人眼中,那絕對會被奉為經典。
錢向文的那一篇雖然同樣不俗,但多少蘊含了“匠心”,這對于某些追求萬法自然的修行者來說,是很致命的一點。
他們不會舉薦有匠心的詩文,只會舉薦純粹的詩文。
他趕緊開口點評錢向文的那篇詩文,逐字逐句的分析,然后吹捧,希望能吸引眾人的關注,同時以自己的意見為基準,影響眾人。
“錢兄這首詩是難得一見的佳作,可惜這里是文會不是科舉考場,不然,錢兄光憑這一首詩,就足以在紅榜占據一席之地。”
為了讓眾人聚焦錢向文的詩作,陳岳可謂賣力至極,還搜腸刮肚的尋摸墨水分析了起來,言這首詩景美、風光好,將當下蒼城之風景描繪的真實無比。
眾人也大多點頭稱是,十分認可。
畢竟,錢向文的詩確實不錯,在蒼城這種偏僻之地,能出這么一篇佳作,可謂難得至極。
再加上錢向文本身就有一個才子的名頭,更容易讓眾多士子文人認可。
于是乎,在陳岳刻意的引導下,眾人對于這首詩又再次熱議了起來。
與之同時。
秦軒拖延了半天,覺得時間拖得夠久了,也終于將最后一句寫出來了。
“牧童遙指杏花村”,最后一句似盡未盡,給人留下無限遐想。
秦軒收筆。
接著,便有人將紙帛收起來,送到蒼城的才子們手中,讓他們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