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傲秋看了一會,拾起地上的竹簍,拿到近前,恰好此時一縷晨光越過遠處的山巒照射過來,透過竹簍之間的縫隙落在張傲秋眼里。
竹簍由八根粗竹條做為骨架,竹條之間又用竹片連接起來,竹片寬窄如一,就連竹片與竹片之間的間隙,同樣也是寬窄如一,就好像用尺精確地量制一般。
這竹簍此時在張傲秋眼中再也不是一個竹簍,而仿佛是一個蘊含天地玄之又玄的法則一般的寶物。
張傲秋托著竹簍,反反復復又看了好一會后,也是隨手一拋,竹簍落在地上,卻是歪向一邊。
張傲秋拾起竹簍想了想,然后又是一拋,這次竹簍落地雖然還是傾斜的,但明顯比上一次要強多了。
一連拋了六次,竹簍落地姿勢越來越平衡,直到最后一次,才完全達到了張道心先前那次的效果。
張傲秋這六次,都是動用了真氣的,真氣運轉強弱,也就直接造成竹簍落地傾斜程度,而這六次對真氣運行的不斷修改,在最后一次,體內運轉不休的真氣,卻在那一剎那間,突然靜止不動,達到完全的平衡后,又開始重新運轉。
以此同時,與丹田相通的識海中,原本如波濤洶涌的神識跟太極圓環在那一瞬間跟著凝固,在真氣重新運轉后,太極圓環卻像個風輪一樣,滴溜溜快速轉動不休。
正盤坐冥想的獨叟,雙眼霍得睜開,看到眼前情形,心頭升起一陣驚異,跟著又是一陣狂喜,一拍大腿興奮道“好小子,真有你的。”
而在張傲秋真氣停頓的那一瞬間,后面張道心立生感應,跟著“咦”了一聲,接著臉上露出一絲歡喜的表情。
張傲秋此時心神卻完全沉浸在體內真氣運轉之中,同時腦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刀宗后山上的十八羅漢。
跟著一絲明悟涌上心頭,那十八羅漢雕刻,各自展現的姿勢,完全不同于佛經上所描述的那樣,現在想起來,原來那樣的雕刻,都是為了保證其左右對稱完全平衡的。
這十八尊形狀特異的羅漢雕像,并不像木靈理解的那樣,本身并沒有隱藏任何秘密,只是一尊尊普普通通的石頭雕像。
只是創造這十八尊羅漢形象的高人,卻將天地間最玄妙的法隱秘地藏在雕像中,傳給世人。
平衡,本就是天地之間最重要的法則。
人分男女,物分陰陽,金木水火土生生相克,這些都是平衡。
而在道家,亦有平衡療法,這套療法以遠端疏通為核心,結合導引之術、點穴之法、按蹺之法、撥筋、刮痧等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打通經絡,達到治愈周身疾病的目的。
而在張傲秋識海里的太極圓環,更是表達了它陰陽輪轉,相反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根源的至理,因而亦有“無極而生太極,太極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之語。
當年張傲秋在刀宗的時候,從小就被木靈逼著在十八羅漢像前打坐,這么多年,那十八座羅漢像的姿勢甚至就連其身上的每處細節都一清二楚。
只是沒有想到,這么多年的努力,在慣性思維的帶動下,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導致三代人均是一無所獲。
若不是這次機緣巧合,這十八尊羅漢雕像的秘密只怕永遠都無法探知。
天道無所不在,只是看你有沒有一雙發現秘密的眼睛跟心靈
十八尊羅漢像,在太極圓環地帶動下,在張傲秋識海里如走馬燈一樣飛快轉過,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最后快到第一尊羅漢像剛出現,第二尊羅漢像已經轉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