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燕離此時的六品,已開發出中丹田,用來儲存元氣。中丹田就如蓄水池一樣,元氣則如水,蓄水池愈是大,所能儲存的元氣就愈多。
元氣的用途極大,最為普遍的就是提高身體機能,出手的速度和力量,是實力最直觀的體現,所以十個七品武人都未必打得過一個六品武者。
而武者五品,中丹田擴容至極限,元氣的量得到了極大提升。也是從此境開始,修行者才算真正的登堂入室。
這時候就凸顯出真名的第一個用途。真名愈是頂級,所能引進來的元氣就愈多,修行速度就愈快。
身心放松,思緒發散,逐漸歸于虛無,燕離沉入似睡非睡的狀態。
神念卻來到了一個混沌世界,云海茫茫,如同天地未開狀態,但在頂上卻有個門窗,有白色光亮從外面照進來,那便是人體第一個秘境天門。
這種玄之又玄的狀態,就是修行最重要的“存思觀想”。
那些白色光亮,便是天地元氣。
奇妙的是,從外面照進來的白光到了里面,就變成了各種顏色的小星星。各色星星匯聚成了青、黃、赤、黑、白五種顏色的河流,就驅散了此間云霧。
如同點亮了五盞不同顏色的燈,就見天地分列青、黃、赤、黑、白五種顏色的漩渦,河流匯入其中,如同在天地間搭起了五座虹橋。
在過往的觀想中,燕離只能勉強收集一點點這些漩渦散逸出來的“碎屑”,可憐他收集了十幾年,才堪堪武者六品。
這時他心念一動,血肉之中居然發出輕微的劍鳴,就見虛無里突然憑空出現無數的劍影,沖入五色漩渦里。漩渦驟然加速,劍影沿著虹橋流動,在這過程里,劍影如同吸收了元氣一樣充沛起來,變成如有實體的小劍,無數的小劍往天門匯聚,形成一柄透明大劍。
大劍也在緩緩的旋轉,每轉一圈,都有無形的力量涌向天門。天門受力,便慢慢地撐了開來。
天門不斷地被撐開,涌進來的天地元氣便愈來愈多,使虹橋制造出更多的小劍,融入大劍之中,大劍愈發壯大,自然就散發出更強的力量,將天門不斷地撐開。
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循環。
天門作為人體與天地溝通的渠道,愈是到后面,作用就愈是明顯,就算用膝蓋想也知道,這道法門的珍貴,已經不能用價值來衡量。
除此以外,在小劍沖擊的過程里,五道河流又會散發一些余力出來,沿著冥冥之中的脈絡,匯于一處洼地似的小水坑,這便是中丹田了。
雖然只是一些余力,可就這一下子,就比燕離以往收集的半年加起來的“碎屑”還要多。
元氣不斷地匯集過來,不斷地挖掘著小水坑,使之變成了大水坑,這一過程對燕離來說,實在太美妙了。
一個時辰后,燕離意猶未盡地睜開眼睛,只覺精神狀態前所未有的好,微運元氣,胸腔似有汩汩的水聲涌動,對他來說,無異于仙音妙樂。
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修行也不宜操之過急,每天一個時辰練氣,已經是極限,再練下去,就會開始損耗精神,百害而無一利。
感受著胸口處澎湃,他估算最多不超過十天,元氣的量就能達到五品的標準,只要這幾天緊守心神,加強對元氣的控制力,就能暫時擺脫詛咒的陰影。
平復心境,開始打坐。
修行是完善自我的過程,所以修行不單單是鍛體練氣,還要修心。
圣人一日三省吾身,別人怎樣燕離不知道,他自己每天最少入定一次。
半個時辰后,他取了舉薦文書,來到酒樓大堂,叫了幾個飯菜。
此刻大堂內坐滿了人,都是各州縣拿了舉薦名額的修行者,他們成群,高談闊論,講些各地風俗人情,但更多的還是在討論書院和時局,譬如書院某個女教習長得如同天仙下凡,又譬如燕龍屠殺死魯啟忠后,引發的一系列事件。
其中最吸引人的還是西涼軍機院挑戰書院的消息。
燕離對這個倒是挺有興趣,但這些學生都是道聽途說,一知半解,他也只是聽了個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