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她一襲淡紫色的曲裾,腰束雪白色玉帶,秋水剪眸,四方流盼,似郁結幽思千萬,直欲對你訴說,使人不由得怦然心動。
那種不經意間流露的淡淡憂郁,在人心頭徘徊,使人生出一種撫慰她的沖動。
難怪把常山看得入迷,險些找不著北。
三千青絲挽了個飛仙髻,上面插著幾朵銀白色的珠花,顯得十分端莊典雅。
她長得明媚絕艷,單從容貌上看,與李香君不相上下,但她勝在有一對會說話的眼睛,像兩潭香冽的美酒,充滿無窮的吸引力。
除此以外,她身上還有一種歷經浮沉的溫婉典雅,那種成熟自然的風情,絕不是李香君可比。
雖然她身上的曲裾略顯保守,但在玉帶的襯托下,仍凸顯出她那驚人的苗條曲線,據說她舞功獨步天下,不難讓人聯想其舞動時的曼妙姿態,未看便先醉了。
她自然就是魚幼薇。
奇怪的是,從面容上看,很難判斷她的年紀。燕離總覺得似乎在某個地方見過她,卻怎么也想不起來。
魚幼薇的臉上蕩漾著矜持的笑意,美目輕移,向著燕離微微行禮“終于見到先生了,只看一眼幼薇便知道,一蓑煙雨任平生之意境,先生已得精髓。”
自武帝后,大夏崇尚武風,尤以永陵為甚,詩詞歌賦雖然還有傳唱,但比起前朝,弱勢不小。而流傳于青樓的“艷詞”,哪怕再怎么驚艷,也很難成為話題,因為人們關注更多的,還是修行者。
所以,那首詞雖然意境深遠,卻并沒有傳揚出來,展沐和常山,自然就聽不懂了。
已得精髓,那不就是赤裸裸地告訴燕離,她知道那詞不是他作的。
燕離心里一動,反而來了興趣,道“不妨坐下說話。”
“幼薇想與先生單獨聊聊。”魚幼薇輕聲地說。
展沐只得遺憾道“那在下便先告退了。”
說完向常山使了個眼色,常山雖不情愿,卻也不得不退出去。
最后,那個蒙面丫鬟去關上了門。
燕離對魚幼薇心存反感,本想諷刺一二,但想了想又作罷,道“你可知道出處”
“正想問先生從何得來。”魚幼薇輕輕問道。
燕離道“偶見記于一本古籍上。”
“那古籍所在何處”魚幼薇問。
“不慎燒著了,就是一些趣聞讀物,也沒太在意。”燕離頓了頓,又問了一遍,“魚大家可知道那詞出處”
魚幼薇笑著說“曾在一本古籍上看過記載,說是一位名叫玄玄子的修行者所著。”
燕離問“那古籍所在何處”
魚幼薇掩唇笑道“也和先生一樣,不慎燒著了。”
雖同為花魁,但燕離心里卻知對方與李香君不同,是個厲害人物。他眼珠子一轉,道“這個世上不存在寡淡無欲的人。不論什么人,總是擁有好奇心,在下一介武夫,也不能免俗,不知姑娘身邊這位,緣何蒙著面紗,可有不方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