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洛陽的皇帝趙誦也發出了快速穩定當地局勢的政令。
當地官員只要投降的,仍可留任。
這一政策,讓他們快速投降了新朝,很快宋國就收復了失地。
雖然趙誦知道有些當地官員欺壓百姓,但當下的格局,還是以收復失地為主。
接下來朝廷以及各地的密探會慢慢解決的。
七月中旬。
此時北方,燥熱席卷了整座開平城,即便有去年冬天儲存的冰塊,但開平的皇宮內依舊燥熱無比,特別是人心頭的燥熱和煩悶,縈繞開平城每個人的心頭揮之不去。
當得知宋軍此時已經攻占了大半個山西,大半個河北之地的時候,忽必烈已經坐不住了。
此時他的腦海中全部都是趙誦的身影。
如今敗走開平,一切的一切,就是被宋國的狗皇帝趙誦逼入了絕境。
就是這個趙誦,害的他丟失了不少的領土,還要面對如今失去整個中原的困境。
他知道宋軍一旦攻占整個中原,再想南下就困難的多了。
真想一槍結束趙誦的性命,可惜的是,忽必烈現在還要面臨來自北方的阿里不哥這個壓力。
這個來自內部的矛盾,令他更加寢食難安、如坐針氈。
如果不能解決這個矛盾,那后果就是失去整個蒙古了。
現在整個蒙古之后,他的地位就更不穩了。
于是為了穩定局勢,只能先打敗阿里不哥再說。
不過此時,忽必烈卻聽說阿里不哥的兵力加起來有十萬,他還是吃了一驚。
忽必烈帳下的朝廷官員和將領們全都吃了一驚。
畢竟現在以開平為王京的蒙古國失去了大半個中原腹地,連糧草和軍械都丟了不少。
而十萬兵力,這些應該都是那些西道諸王加起來的兵力了。
“看來他們是想和我決一死戰了。”
忽必烈為此連忙召集東道的諸王。
諸王以及蒙古將領來到議事堂的時候,見到忽必烈悶悶不樂地坐著的時候,他們也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種壓力不僅僅來自于戰敗,失去土地,而是來自驕傲的忽必烈身上。
如今的蒙古大汗、統治北方漢地的皇帝,早些年還是陽光威猛,此時已是腹黑深沉,令人都不得不出現了恐懼的感覺。
“今日召集你們過來,是來談談現在蒙古的困難的。”
談起作戰的時候,這些東道諸王的臉色不是很好,畢竟他們本來在中原還是有不少封地,帳下還有不少兵馬。
然而宋國北上的時候,他們的封地和百姓都被宋人搶走了,士兵和馬匹也在作戰當中死了不少。
忽必烈安慰他們“如今賊軍南下,卷土重來,此時我們應該擊敗賊軍,奪下整個漠北,這樣才能收回失去的一切。”
聽到忽必烈這么說,這些東道的諸王明白,他們只有奪取阿里不哥手中的資源以及西道那些諸王手中的資源,才能有一線生機,才會壯大自己,甚至成為那些獨立一方的汗王。
他們如今已經綁在忽必烈這架馬車上了,所以他們必須要全力支持忽必烈的戰爭,這已經不僅僅是蒙古國內部的戰爭,還是他們的生存之戰。
只有取得了這一場戰爭的勝利,他們才能有機會拿回他們在中原地區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