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忽必烈的軍隊陷入遼東之戰的泥沼的時候。
大同府這邊也受到了蒙古西路軍的攻擊。
此番西路領軍之人是蒙古的幾大宗王。
有阿里臺、勒忽、荊山等。
劉整知道這些宗王雖受忽必烈統御,但實際上彼此之間不受統轄,號令渙散。
之前又得到消息,西路軍并不是主力軍,東路軍才是主力軍。
所以西路軍看似強大,堅不可摧,實際內部矛盾重重。
這也讓劉整更加堅信自己能守護好大同府。
為此劉整立即做出了軍事上的部署。
在西路軍到達之后,劉整首先派了五千騎兵出城,其余兵馬則留守城中。
在到達西路軍大營的時候,劉整騎兵只是在遠處觀望了一陣,緊接著離開了西路軍大營,直接掉頭回大同府。
在走之前,甚至有些將領不是很明白劉整的做法。
他們以為劉大將軍帶騎兵出來,是為了殺敵的,可沒想到也僅僅是看了一眼西大營的蒙古軍。
甚至都沒得到一丁點西路軍的消息。
不過他們知道劉整不會隨便帶他們出來的,或許只是為了觀察敵軍而已。
劉整并沒有回答,卻讓士兵們做出慌亂撤退的行跡。
這時候劉整麾下大部分士兵甚是不解,不過為了命令,他們照做了。
此時西路軍斥候得到劉整的騎兵撤回大同府的消息之后,立即稟告給西路軍各軍統帥。
西路軍大營中,各營長官正在商議進攻大同府的計劃。
斥候立即將劉整率騎兵出來觀察西路軍營地的事情告訴給西路軍各營長官。
此時營帳內雅雀聲一片,接著有人沉思皺眉起來。
“為何劉整只是派騎兵出來,又回去了呢這是什么緣故”
“自然是怕了我們了,所以才逃了回去。”
“不會的,要是這樣的話,他就不是劉整了。”
“此番劉整帶領騎兵來此,有多少人馬”
“估計八千騎兵都不到。”
“八千都不到,怪不得要撤回去,看樣子劉整是不敢和我們蒙古騎兵正面為敵啊”
“你說的對,我還以為劉整有多么英勇無懼呢,原來就是這樣一個膽小如鼠之人。”
“劉整的騎兵如何”忽然有人問道。
“雖然當時斥候只是在遠處,并無近距離觀察,但據斥候來報,劉整騎兵撤退的時候,陣腳有些慌亂,這些都是可以憑地上的馬掌看出來的。”
有人摸了摸胡子,意味深長相視一笑“看來劉整騎兵不怎么樣。”
“僅僅從馬掌印記來看,就說明劉整的騎兵不怎么樣,會不會太武斷了呢”
“你懷疑劉整造假”
“就因為他是劉整,所以你們以為劉整很是厲害”
“也是,我們還沒和他們打仗,他們就先溜走了,唉,真的沒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