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當務之急按照大汗號令攻下大同府再說,至于這敵人不是越弱越好么,這樣我們才能打勝仗。”
“不管劉整如何,我們都要攻下大同府。今日稍作休息,明日我們進攻大同府”
“”
營帳內各人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大同府很快就能被聯軍攻下。
因為他們是蒙古大軍。
而此刻的劉整已經回到了大同府。
剛才他率騎兵去蒙古西大營是在窺探,看到西大營駐扎在二十里之外,秩序井然,說明這些蒙古人打仗還是有一把手的,對此劉整十分警惕。
至于撤回來的時候,讓士兵故意留下慌亂的馬掌。
這只是劉整給蒙古人留下的一個破綻,至于蒙古人相信不相信,劉整并沒有多大的勝算,至少給蒙古人造成一個錯覺。
畢竟蒙古人天生就擅長騎兵作戰,他只能讓敵人以為自己不善騎戰,以此來麻痹敵人。
次日一早蒙古大軍來攻。
這群蒙古人才不管劉整騎兵是否精銳,現在他們一門心思就是進攻。
不久之后烏泱泱的大軍席卷而來,大同府北面籠罩著兵戈。
很快蒙古人的騎兵就攻到了大同府的城下。
聽聞蒙古派遣騎兵而來,劉整下令將所有的軍隊全都調入城內,隨即關閉城門,命城上的士兵準備戰斗。
蒙古人見到劉整閉關不出,此刻騎兵沒有發揮作戰的優勢,于是立即調集攻城器械緩緩前進,試圖用攻城器械迫使劉整投降。
大同之戰很快爆發。
連續半月以來,劉整依舊據守城池不出,他打算依靠大同城池來消耗蒙古軍隊的人數。
再加上西路軍并不是蒙古軍的主力,劉整也懶得打。
如今他只要守好大同府就可以了,開疆拓土的事情要等朝廷擊退忽必烈主力再說。
正如劉整預期那樣,攻打一方的蒙古人兵力每日都在折損之中,加上天氣炎熱,蒙古士兵適應不了炎熱的天氣,戰斗意志也逐漸退縮下去。
蒙古西軍大營為了攻打大同城池已經花費了不少時間和兵力,但此刻望著堅不可摧的大同城墻,一些宗王心里面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他們沒想到劉整守城是如此的厲害。
為了攻打大同城,他們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得到。
當初就應該繞道大同,從六盤山那邊突破的,可是為了遵照忽必烈大汗的意愿,他們選擇從大同府進攻,不曾想大同府就是一塊硬骨頭。
一下子西路軍的軍心開始渙散,他們本就是好幾個宗王勢力聯合起來的。
現在見到大同府這塊骨頭很難啃,于是私下里商量先退兵再說。
不過還是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畢竟他們受忽必烈大汗的統御。
草原上的誓言還是受到長生天的監督的。
所以這支聯軍也就硬著頭皮繼續啃這塊骨頭。
只是攻打城池的時候,他們采取的攻勢也沒有當初那么猛烈了。
劉整倒是沒想到這支聯軍依舊在攻打大同城,只不過聯軍的攻勢減弱了不少,這幾天有些時間段完全就是在佯攻城池。
不過因為大同城池堅固,城內糧草足足可以宋國士兵一年的戰斗,所以劉整依舊選擇固守城池,選擇消耗蒙古士兵。
只要守住三個月,朝廷就能將其他地方的兵力調集過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