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龍團鳳餅,京城買不到”
“龍團鳳餅”趙誦不知被小妮子的笑聲震驚了,還是被龍團鳳餅這四字震到了,總之心里七上八下的,幸好是人家家里面待客用的茶水,不過趙誦沒想到居然龍團鳳餅,怪不得覺得這茶好喝,原來竟然是大內御茶。
說起這龍團鳳餅,趙誦約莫知道一些,此茶出自福建建州鳳凰山北苑,在宋真宗時期被列為宋廷貢茶,徽宗年間,鄭可簡改制“龍團勝雪”,方才他差點驚得從椅子上起身。
“也不怪誦哥兒震驚了,這茶的確太珍貴了。”蘇婉忙道自己說漏嘴了,想到對方的身份,蘇婉繼續追問,“誦哥兒哪里人氏”
趙誦聽蘇婉一說,想起王安給他準備的假身份,也就答道“臨安府富陽縣人。”
蘇婉點頭,富陽就在臨安府下,她認識一名專門繪制畫像的老人,那老人張令賢據說是張擇端的后人。
她可以讓府中下人拿著趙誦的畫像去打聽,當即就沒有繼續問下去。
趙誦也是臉色一松,神態恢復如初,畢竟那是個假身份,如果真被當面揭穿,說的輕一點,會壞了這門合作,嚴重些興許會面臨牢獄之災。
蘇婉則是問了其他問題,比如“白疊子”。
這一問,趙誦知道重點來了。
方才他在店里逛了下,蘇家所操持的紡織品中,有絹、紗、鍛、絲、綿、絮、錦、布葛麻、苧麻布等紡織品、毛紡織品,卻唯獨沒見過棉制品。
所謂的白疊子,即棉花。又作白疊、帛疊等。
一年生草本非洲棉。公元2世紀時,西域已有種植。
南北朝時,高昌等地普遍種植。人多以之為布并用于交易。
趙誦心道,這時候的棉花雖然已經傳入中國,但還沒有普及開來,沒有人知道它的經濟價值,而且這白疊子對宋人來說,大部分是作為觀賞植物的。
要說后世,那是黃道婆的功勞了,還有明太祖強制在全國各地推行的緣故。不過眼下趙誦來了,就要讓他來推廣了。
“蘇小娘子見過沒有”趙誦問道。
蘇婉搖首,“沒有,不過你能畫出來么,若是見過,改日定送了來。”
趙誦尷尬道“也罷,只是我畫工不好,要出洋相的。”
“無妨,蚓蟲都見過了,害怕鬼畫符么”蘇婉有些發笑。
蘇婉當即命小廝送來紙筆,只是趙誦對那毛筆有些苦大仇深。
趙誦咳了一聲,拿起毛筆,畫了起來,這一畫居然花費了半個時辰,費了不少澄心堂的宣紙,趙誦畫完之后這才扶額交差。
蘇婉看了看,搖搖頭,“沒見過。”
正此刻,蘇家綢緞莊門口忽來了一輛馬車,那馬車的簾子是粉色的,而且花紋上織就的有些線條,在陽光下閃現金色,這馬車的主人一定非富即貴,趙誦想到。
蘇婉起身,立即出去迎接,趙誦也隨著蘇婉出門。
只見那馬車停了下去,馬夫立即牽著韁繩拴在路邊拴馬的石柱子上,然后站在馬車旁,十分恭敬的樣子。
緊接著,一青衣小廝模樣之人,邁著細碎的步伐,點頭哈腰,掀開轎簾后,立即本分地彎下腰站在馬車邊上。
從車馬上現行下來的是一個系著紅繩,梳著丫鬟發髻的少女,約莫十三四歲,穿著一身青色衣裳,那丫鬟下了車馬后就站著,一只手朝著馬車上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