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揚州的時候,遠遠看去,揚州港口上已經停滿了船只,趙誦他們要沿著長江前去川蜀,就必須在揚州換上大一點的船只,不遠處還有一個造船工場,工匠們正在督運木材。
趙誦看去有車船、多櫓船、馬船、樓船、海鶻船、駁船、弋船、飛捷船、板船、鐵頭船、腳船、富陽船、四車船還有稍大一點的海船等。
不過這種海船并不是那種在海上航行的那種,而是專用于內河的主要戰船。
這些船只基本上是中小型戰船,以四車或者五車十槳為主,以三百五十料、三百料、二百五十料為多,可以看出南宋后期江防戰船的結構朝著輕捷便利化發展。
海船的有點是船體大,運兵能力強,還可以在海船上運馬,運送戰略輜重。
趙誦知道南宋建立江防體系后,長江沿線要郡,特別是鎮江、江陰和許浦等下游江防要地都有船廠,而且許浦還有朝廷的水軍。
此時此刻,港口上則有一中年男子,身著戰袍,身邊還有另外一個穿著紫袍的文官。
趙誦聽吳潛與賈似道二人說起,便知道武官就是兼任揚州知州,擊退塔察兒東路軍的李庭芝了,而邊上的文官,是知平江府、淮南制置使的趙與訔了,而趙與訔也就是趙孟頫的父親。
特別是賈似道,在談及李庭芝的時候,特別興奮,“這李祥甫當年曾是忠襄公孟珙的幕僚,主管機密、文字事宜,作戰更是勇猛,而且老成謹重,軍民安之。”
趙誦知道孟珙死前曾上遺表舉薦賈似道自代其職,又向賈似道推薦李庭芝,所以才有了這層紐帶關系。
但這李庭芝確實是個猛將,孟珙的眼光真的不錯,除此之外,王堅、劉整、高達都是孟珙推薦的。
趙誦覺得若是孟珙現在還在世,那么朝中以及邊關的局勢會更加的穩定、明朗。
吳潛倒是有感而發,因為當年他曾知平江府,見到趙與訔便想起了往事。
趙誦等船只靠岸之后立即登岸。
李庭芝與趙與訔見到太子殿下的船只已經停靠在了港口,立即走上前拱手拜去。
“臣等拜見殿下。”
“不必行禮,我聽說韃子曾侵揚州,多虧了李將軍,拒守揚州,才讓韃子不敢入侵我兩淮等地,還有趙知州,治理平江府功績卓越,讓平江府百廢待興。”
李庭芝遂道“塔察兒雖然騷擾我大宋東境,襲饒江左我軍駐地,差點將荊山的百姓全部掠走,出兵攻打鄂州,但幾次三番都失敗了,塔察兒此獠始終掀不起風浪,只能駐扎邊境,望洋興嘆,不過臣奇怪的是,那李璮居然不趁此機會南下攻打漣水軍,反而駐守海州城,也不知道圖的什么”
趙誦輕輕咳嗽了一聲,李庭芝并不知道李璮的舉動,但趙誦清楚,所以趙誦就道“李璮實際上與我大宋暗中有利益往來,而且李璮之子李彥簡也在臨安,朝廷的部分輜重還是從他那邊走私而來不過李璮此人還得防備著,就怕他忽然從海州出兵,對我大宋兩淮地區構成威脅,到時兩淮的百姓就會陷入水深火熱當中。”
李庭芝拱手道“原來如此,那臣知道了。”
邊上的賈似道則是看著李庭芝道“祥甫,別來無恙乎”
李庭芝拱手道“祥甫見過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