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巖之出了黃州城,就派他的軍隊駐扎在黃州城的東部,而劉整則在北面,李曾伯駐在西面,南面則是長江水師,在對岸的武昌以及永興縣都有駐有興的軍隊,防止兀良合臺借道北上。
趙誦、吳潛他們聽到這樣安排之后,甚是滿意,立即登上離開黃州的船只,逆流而上在返回鄂州城的途中。
蘇潛帶了臨安來的船隊從鄂州出發正好在半道上碰到了趙誦。
蘇潛登上船只與趙誦聊起了北方的事情。“官家也對舊燕京城里面發生的一切很感興趣,這件事情明朗做的不錯。”在沒有其他人的情況下,蘇潛稱呼趙誦的字。
趙誦略有一些意外,然后對蘇潛道“岳丈大人,此事籌謀許久,目前來說還在可控范圍之內,只是還有不少的變數,如果真能朝著我想的方向發展就好了。”
“話雖這么說,但能影響敵國之變局,也是大宋之幸。”
“大宋之幸也不是我一個人努力的結果,要我等大宋億萬子民共同合力,才能擊退敵國,捍衛我朝江山,保億萬黎民安享太平日子”
“嗯,明朗可要在鄂州好好保重,婉兒還在臨安城等你平安歸來。”蘇潛見時間也差不多了,該說的話也說完了,他該回臨安交差了。
說完話他就登上船舷,目視前方,接著感嘆起來他的婉兒長大了,現在都有孩子,他要做外公了,夫婿也是如此的優秀。
趙誦目送他離開,老去的背影讓趙誦看到了遠在臨安城里面的趙竑。
據說趙竑在臨安城內實行了一系列的強有力的手腕,幾乎將整個臨安的政壇里面的人的職位都調動過了,又替換上那些對他忠心耿耿之人。為此趙竑還動用了商號的財富,至少將那些反對他的臣子用金錢腐蝕了。
趙誦不知道他爹在看似平靜的面色下,居然會是這樣或許是被史彌遠壓抑了許久了吧。
但趙竑做的不錯,朝廷目前看來風平浪靜,換做趙誦的話,可能會用溫水煮青蛙的手段,用幾十年的時間慢慢瓦解,但趙誦后來又想,趙竑已經在泉州經營了三十多年,三十年的時間也不短,那三十年里面趙竑也在用溫水煮青蛙的手段慢慢變局。
接著趙誦在想鄂州之戰的經過究竟怎樣,那還要仰仗那些士兵了。至于北方,之前放出的謠言已經變成了實錘。
暫時來說阿里不哥要對開平出兵這件事情是胡謅的,是因為楊安時買通了阿合馬這個回回人。
至于效應如何,趙誦暫不清楚,但在歷史上確有其事。
最近一段時間他的神經繃的很緊,畢竟兩國之戰非同兒戲,一絲一毫都不得出現差池,這可是改變未來幾十年國運的戰爭,打贏了可以給宋人留下更多的寶貴時間,輸了的話,那后果不堪設想。
雖然他知道開慶年鄂州之戰的結局,忽必烈北撤歸國,爭奪汗位,但趙誦覺得他還要在鄂州下一劑猛藥,至少讓敵國知道宋國的厲害。
趙誦始終保持看似平靜的面色,但吳潛知道趙誦很緊張,因為對方的手指都緊緊地掐著,之前的指甲痕跡都沒褪掉。
吳潛心道這位宋國的儲君,未來的大宋天子,鄂州一戰正好可以磨煉他的性子,才能讓他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君王。大宋現在的君王絕對不能長于深宮婦人之手,文文弱弱的像個書生,甚至連殺一只雞的能力都沒有。
所幸他看到的還算滿意,還有那個叫陸秀夫的青年,雖沉默寡言,性格沉靜、性格沉靜,但處理政務的時候還是治理得很好。吳潛覺得未來他可以接替自己成為大宋的宰輔之臣。
還有那個叫陸傳義的青年,也是一個不錯的苗子,粗懂兵法,武藝不錯,將來當個地方將領也是不錯。
除了這些之外,吳潛還想給趙誦介紹另外一個人,此人是寶佑四年進士第一,狀元之才,如今是寧海軍節度判官,此人剛正不阿,不畏強權、直言善諫,之前則得罪權貴、丁憂三年、自請免職,如今丁憂結束,總算復出。
吳潛正想著那人什么時候可以來,忽然視野中見到了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