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在鄂州的碼頭上站著,穿著一件粗布衣衫,雖然衣著不怎么樣,卻難以掩飾對方魁梧的身材。
果真來了。
“殿下,相公,已經到鄂州了。”
在船上漂了一日半后,終于見到了鄂州的城墻,遠處的大船宛如高樓,林立一起。
趙誦下了船只,就看到一個粗布衣著年輕人對著他行禮。
“見過殿下,左相公。”
只見此人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皮膚白皙如玉,眉清目秀,一雙眼睛在看著趙誦與吳潛的時候也是炯炯有神,說話的時候也是中氣十足,這個年輕人實在太富有活力了。
趙誦還想問邊上這人是誰,吳潛則給趙誦介紹起來。
看來是吳潛認識的。
“殿下,這就是我給你介紹的人,他叫履善。”
趙誦還是想不起來,吳潛很是高興接著說“當年在集英殿答對論策的時候,履善以法天不息為題,直接一氣呵成,洋洋灑灑數萬字,言陳法天不息,上親自選拔他進士第一。”然后吳潛又絮絮叨叨說了不少話來表達這個年輕人是個很有本事的人。
趙誦這才想起這人是誰,他不知道該用什么樣激動的情緒來表達。
“原來是履善”因為趙誦和他年紀差不多大,所以稱呼他的字。
原來此人就是鼎鼎有名的文天祥。
宋末三杰之首。
他現在已經三者有二。
還有一個張世杰,現在還在黃州,任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
文天祥看見趙誦詫異的表情,以為是自己禮數哪里不周到了。
趙誦接著才恢復神色。
吳潛以為文天祥一路舟車勞頓、水土不服,此刻拍著文天祥的肩膀“履善,日后大宋必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你可要好好為百姓謀福啊”
文天祥拱手作揖,然后與趙誦吳潛他們去鄂州府衙內處理政務去了。
趙誦發現文天祥處理政務的能力不錯,雖然還是有諸多缺陷,但假以時日還是可以成為一個可用之才的。
除此之外,文天祥可以說的上是一個憤青,懟天懟地懟朝廷政策,什么都不怕,一腔熱血直訴他腸,與沉默寡言的陸秀夫剛好形成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