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忠等人入了千金樓之后才發現他們的擔憂過慮了,這并不是什么勞什子青樓,不是燈紅酒綠的場所,門口的兩位妙齡少女也不是什么青樓女子,這里是正正經經的酒樓。
一進入酒樓之中,就聞見了香氣,這些香氣都是從三樓傳下來的,接著趙誦就迎他們去了三樓。
閣樓勝在典雅與別致,劉秉忠一行人邊走邊看,他們發現這間酒樓的布置非常獨特,甚至在所有的酒樓中也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所有房間都被分隔成一個個的小包廂。
每個包廂的裝修也都不一樣,劉秉忠暗道一聲奢侈過了頭,不過他并不喜歡這樣的格調,他覺得這是奢侈的江南風范,無時無刻不透露出一股亡國的氣息,此情此景讓他想起那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詩來,心里對這些宋國人的做派有些嗤鼻。
趙誦并不知道劉秉忠此刻心里在想什么,還以為是不屑的神情,于是熱情邀請他們上了三樓。
宴席擺在三樓,今日為了宴請劉秉忠他們,所以并沒有營業。
所有人就坐,菜肴陸陸續續地搬了上來,劉秉忠等人只覺得這些菜的色澤實在太豐富了,
但因為是在宋國,所以他們神情與動作十分拘束,生怕出了差錯,讓宋國人恥笑。
此番宴會并不是分餐制,而是合餐制,也就是一張大圓桌擺在那兒,劉秉忠等人很少見這種用餐方式,所以他們一時間不知所措。
“今日不是正式的宴席,就當是在自己家吧。”趙誦對劉秉忠等人道。
劉秉忠等人于是道“多謝殿下款待。”
接著他們就開始落座。
緊接著邊上的蔡子義叫了一聲開宴之后,宴席正式開始,樓下廚房內,高襄正在指揮千金樓內的廚子繼續掌勺,然后命婢女們將燒好的菜肴端了上去。
眾人落座后,只見桌子上的菜肴也漸漸多了起來,劉秉忠漸漸地發現很多菜肴都是北方菜系,而且平日里也可以吃到,制作此等菜肴所需原材料并不奢華,都是一些平日里都能吃到的東西。
劉秉忠心道這宋國太子殿下太有心了,但同時他也有一絲疑問,為何這千金樓的廚師會燒北方菜,而且很多都是他在燕京城內見過的。
深思之后,這個疑問讓他有一絲害怕,但后來又想想看或許是廚師來自燕京城也說不定呢。
此刻邊上的婢女開始斟酒,開始用筷子給劉秉忠他們夾起羊肉來。
這羊肉也是從北方購來的。
趙誦讓他們開始用餐,眾人才開始動筷。
劉秉忠餓了,于是就吃了一片羊肉,竇默等人也跟著吃了起來。
這羊肉入口十分滑潤,劉秉忠覺得這羊肉不錯,又繼續吃了幾口,竇默他們覺得同樣如此,而且他們吃著吃著就有一種熟悉的味道。
趙誦邊上的蔡子義介紹道“這些羔羊都是來自北方的,還沒長大就被宰了,所以勝在肉質鮮嫩,入口滑嫩,若是換了南方的羊肉,就要老的多了,肯定不合諸位的口味,而我們殿下也喜歡吃北方來的羊肉,因為好吃”
蔡子義說的這番話雖然實在,但劉秉忠等人聽了有些不自在,以北方羊肉與南方羊肉比較,這不就是在拿蒙古國與宋國比較么。
蔡子義見劉秉忠等人的面色不好看,他知道他的話起作用了,趙誦用眼角看了他一眼,表示十分欣慰,于是蔡子義喜上眉梢順勢又道“諸位北方來的貴客,這道武昌魚肉十分鮮嫩,是長江水的味道,諸位可品嘗一二,等你們熟悉這里的味道,恐怕不會想回到北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