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誦道“這些都是朝廷幾次北伐下來總結過來的經驗與教訓,北伐可不能拖累我大宋根基,自然要越戰越強,我們也不能好大喜功,凡事要一步一步慢慢來,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是不是呢”
眾臣聽了趙誦說的話點點頭。
這時皇城司提舉趙武道“陛下,朝廷在北方已經安插了大量人馬,他們隨時都會在陛下的號令下配合李璮出兵。”
趙誦道“發展秘諜一事就交付給趙提舉了”
“是。”
趙誦對諸位大臣道“我打算封李璮為齊郡王,再加上一個節度使的封號,諸卿覺得如何”
“不過是個虛職,只需讓李璮滿意就可。”吳潛等人也同意了趙誦的做法。
“山東張家那邊我也派人去聯絡了,朝廷保證日后張家在濟南府的地位,東平府的嚴家也同樣如此。”
“陛下英明”
趙誦問他們“不知諸位對北方戰事如何看待”
說話的是呂文德,他道“陛下,臣以為等北方戰事焦灼之際,命成都軍北上占據甘州等地,占據西北養馬地。”
“為何”趙誦問呂文德。
“朝廷缺馬,若有戰馬朝廷就有一支騎兵勁旅了。”
趙誦不由得高看了呂文德一眼。
呂文德知道皇帝一定會采納他的建議,從西南方向開始北攻。
呂文德說完之后,吳潛提出他的看法“陛下,不可我軍才剛收復成都,百業凋敝、人口貧少、土地荒蕪,西南現在還在休養生息,舉兵甘州,看似高明,卻要消耗不少糧草,而甘州乃是荒涼之地,現在來看收之無益,到時還要派人去守甘州,要消耗不少兵力。我朝廷兵馬實在不宜東西兩線作戰應聚兵一處,而是直搗燕京再南北合兵,徐徐占據中原”
趙誦聽了吳潛說的,贊賞點點頭。
呂文德不解道“守甘州不需要多少兵馬,只要占據地利就可以了祁連山山脈很長,只要守護兩翼就可以了”
“韃子地廣,已非當年一隅之地的魏國,甘州西、北、東三面都在韃子包圍之內,韃子只要攻一面,甘州就不能守。”
贊成吳潛的陳宜中道“是啊,甘州的情況非常復雜,我軍要守甘州要付出的代價很大,還不如直接助李璮占據燕京城,這樣對我宋國有利。”
贊成呂文德的進軍路線的夏貴道“甘州西可進西域,只要守住玉門關,就可讓西域的韃子兵馬進不來,東連長安關中之地,占據關中,可徐徐進攻中原,再圖關東”
吳潛再次強調他的觀點“與李璮聯兵北上從海上攻占燕京,是最快的,而且要趁其不備,攻其弱點”
夏貴爭執起來“這樣不是為李璮做嫁衣么”
李庭芝也覺得窩囊。
吳潛再次強調“我軍現在不是進攻,而是與李璮配合,收復中原不可操之過急”
“”
“”
趙誦聽著朝中大臣在爭執,他覺得這種爭執地狀態就非常好。
他認為不管政見怎么樣,總歸是為大宋未來考慮。
所有大臣的目光都看向趙誦,都想讓趙誦給出一個最后的答案。
但是趙誦偏偏沒有給出答案,卻道“諸卿說的都有理,不如這樣你們回去后先各自寫奏折,明日再議此事”
于是吳潛等人便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