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統有才,不過去年李璮在海州觀望按兵不動,其子李彥簡之前燕京失蹤,這其中必是李璮做的手腳。而李璮此舉,致使我蒙古東線兵馬不能合二為一,塔察兒后繼無力才致東線兵馬提前崩潰,我中線攻打無力有部分責任應讓李璮承擔”
忽必烈聽了深思起來“那依照先生的意思”
“我們可以邀請王文統一家來燕京城。”
“可”忽必烈贊成這個做法。
“什么職務”
“可讓他任平章政事。”
“中書左丞就讓仲謙張文謙的字擔任吧。”
忽必烈問姚樞“李璮會叛亂么”
“或許可能。”
忽必烈反問“李璮若是這時叛亂,我們該如何做”
“李璮若兵變,則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選。若他兵馬直接攻燕京城,我等北征,他倒是可以占據居庸關,到時候天下必然震動,而我們也手足無措此乃上策,我想李璮不會這么做”
“中策則是李璮若與宋國暗中連和,宋國必北上,騷擾我蒙古南境邊境,則我王師若要平叛,就必南下征討,到時戰端開啟,陛下要親自應付了。不過我不太清楚李璮會不會與宋國聯絡,畢竟此時宋國皇帝已不是宋理宗趙昀,而是趙誦。”
聽姚樞說完中策之后,忽必烈有些皺眉,畢竟去年伐宋之際,他們雖沒有見到太子趙誦的面,但由忽必烈領導的中路軍在中線戰役全線奔潰,幕僚以及將士們多被俘虜,最后忽必烈也被火燒焚身,差點身死,如今天氣潮濕陰冷之際,身上的皮膚會隱約發癢,癢到令人窒息,當時聽聞蒙哥身死,這邊戰爭失敗,為了回到北方爭奪汗位,不得不北還。
姚樞見忽必烈陰晴不定的臉色,就道“陛下可有何不適”
忽必烈搖搖頭,立馬恢復神色繼續問“先生,那下策呢”
“李璮若直接出兵占據山東,則山東世侯必背棄李璮,到時候李璮必定被擒”
忽必烈聽了嘆氣“我們都希望李璮選擇下策,但現在的局面尚不明朗。”
“所以讓王文統來燕京城,這樣山東就少了幕僚”
“妙”
“我聽聞陛下在南方設天龍寺密探潛伏宋都。”
忽必烈面色中的陰冷一閃而過,嘴上苦笑“劉秉忠降宋,你覺得這些人還有用嗎”
姚樞才知道他問錯問題了。
“此事我會交給親信去做,先生先下去處理政務。”
“是。”姚樞立馬告辭,不過他總覺得忽必烈自從北回之后整個人就變了個樣子,變得多疑起來。
張柔等將領這段日子一直嚴守開平城,就擔心和林的兵馬南下。不過等了一個月,沒有見到和林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