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對季寧的人道“北方出現兩位統治者,這對蒙古來一定是壞事,但對宋國來說是好事,到時候我們山東這邊還需要季主事你們的消息”
不止季寧的人,李源的屬下也經常來傳遞消息。
張魯這段時間一直往來在山東腹地,他收集了不少的情報,唯獨沒有即墨這頭的。
“將軍可好”
“李休之見我在釣魚,監視了幾日就撤掉了人馬,如今又收到益都兵馬調令,立馬將他的人馬調回益都去了。”
“最近益都有天子氣的傳聞也到了即墨縣”
“是的,那救世真經雖荒謬,卻能蠱惑不識字的百姓,百姓信其道而傳其道,你說這道會攪亂天下么”
“因為百姓沒有讀過書,所以他們不知道妖言惑眾的危害”
李源點點頭“這是道統的危害所以陛下才讓江老夫子傳道受業解惑”
張魯接著道“我們的人已在登州、萊州、鰲山等地。”
李源對他說“你讓他們待在那邊,伺機而動。”
“李休之的兵馬都回了益都,這趙涪升是個腐儒,以為自己能有治理即墨的能力,實際搞得民怨沸騰。到時候等李璮一開戰,我們的人就占據這邊。李璮他們就算知道了也無能為力,我們宋國可是送了他們不少糧草”
張魯勸李源占領即墨,李源于是道“這事我得好好考慮”
李源接著對張魯道“現在你們在那邊還需小心,千萬不要走漏了風聲。”
“嗯。”然后張魯問李源“將軍,這孫斌是如何做到的,我現在還是一頭霧水”
李源說“人活著都是為了利益,只是這種事情以后還是少做為妙,畢竟不太光彩”
在離開臨安的時候皇帝就曾對他說,在草原上如果出現了火苗,那么這片草原很快就會被燒掉。
而他們此時就像是小火苗。
李源對張魯道“但是如果亂燒起來就不太好了,有時候會引火燒身”
“那王綸呢”
“王綸我更放心一些。”
一月前,鰲山嶗山。
秋天的晨霧籠罩起了整座鰲山。
道觀的銅鐘聲在山間回蕩。
孫斌已經好幾年沒踏足過鰲山了,這邊以前大部分都是道觀,但是現在已經有了衰亡的現象。
看到眼前的景象的時候他還是有些哀傷的。
“孫斌師兄這幾年在哪里混了,怎么回來了”說話的是玉葉,他在以前一直都是孫斌的死對頭,孫斌離開鰲山就是拜他所賜,還好孫斌后來去了澎湖。
孫斌這次回來就是要找他報仇的。
“李璮要起兵造反了,他現在名不正言不順,就需要用我道教,成功了,就功成名就了,我這次打算去李璮那邊投靠他”
玉葉眼珠子轉的很快,孫斌要做什么,他就一定要爭。
玉葉想了很久,覺得一直在全真教待著不是出頭之日,后來就果真去了益都。
臨走前他將自己的行程告訴給親近之人。
而后,鰲山道士這段時間已經出走了一大片,他們知道在鰲山待下去遲早不是出路,所以在聽孫斌說李璮要借助道教起事的時候,他們就離開了這里。
孫斌暫時就在鰲山這邊待了下來。
這時候從益都傳來消息,打頭陣的玉葉死了,鰲山這邊一共死了二十幾位,都是與玉葉親近之人。
孫斌譏笑起來,玉葉終究還是死在他自負之下。
報了仇之后孫斌并沒有多少快樂。
后來懸空去了,就不再死人了。
現在懸空居然搖身一變成為了李璮的人。
孫斌對那些昔日的全真教師兄弟說“懸空將來必成國師,你們現在就去投靠他,就可壯大我全真教”
“當年教首李志常自不量力,才導致全真教的尷尬地位,現在懸空的這一舉動,業經說明我全真教的希望來了。”
孫斌對他昔日的同門師兄說“你們就去益都投靠懸空去了,這邊的道觀就交給我好了。”
“你不去”
“等你們發達了,再回來接我好了。”
眾道士恨不得現在插上翅膀就去益都朝見李璮,哪管得了孫斌。
孫斌見他們離開,這才占據鰲山,他將道觀變成了一座軍寨。
登州,王綸直接用錢買了一些宅子以及一些地。
他的做法要比孫斌簡單不少,
因為他本身就是登州人,而且出身士族,號召力、影響力也比孫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