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王策離開登州前得到了一些糧草和兵器,全是張梁的功勞,張梁就說等陛下打了勝仗就會想到登州府勞苦功高,所以登州的父母官才大筆一揮給了王策不少軍糧與輜重。
王策發現來登州來對了,此時的他滿載而歸。
回燕京的途中,王策就遇到了一群“山匪”打劫。
后來糧草都被搶走了,王策欲哭無淚,鼻青臉腫的他被扒了外衣扔到路邊,只能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拄著枯枝當拐杖回燕京。
扮做山匪那群人自然就是王弢了。這次他們得到了不少糧草與兵甲,糧草有一千五百石之多,兵甲也有三千套的樣子,至少可以拉起一支軍隊了。
想到畢竟是韃子的糧草,韃子若少一些糧草,他們就有一份勝利的把握,他恨不得搶光韃子糧草與兵器,這樣他就可以多招一些兵馬。
王弢在清點完糧草之后就命人送回王家村。
這次要不是張梁通風報信,王弢也不會平白無故就得到這么多的糧草。
在王策離開益都之后,李璮關起門來,他臉上早就抑制不住激動了“我兒,韃子他們要打起來了”
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長時間。
李彥簡亦是如此。
“你覺得我們什么時候出兵比較好”
“父親,先去問問王先生不就行了,就算拿不定主意,最快也要等他們打起來再說”
李璮見李彥簡說的有道理,就說“你去準備糧草,我去寫信。”
李璮寫完信派了心腹將信函寄往燕京,然后等王文統的回信。
燕京城,自從王文統到了中書省之后,中書省的政務開展的非常順利,王文統得到了忽必烈與姚樞等人的贊譽,不過王文統依舊如履薄冰待著,覺得姚樞和忽必烈對他的懷疑依舊不減,也許是因為李璮的緣故。
大概五六日的樣子,王文統就收到了李璮的信函。
王莖問“父親打算怎么回復世侯”
“至于起兵造反的時間,我還沒想好,但眼下還不成”王文統在臨安的時候見過趙誦,對其說過的話還是有印象的。
“蒙古人的實力還未受損,等兩敗俱傷,世侯才能漁翁得利你替我寫信給世侯,讓他耐心等著,我在中書省若得了機會,必會第一時間回信給他”
“是,父親。”王莖下去之后就以王文統的口吻寫信給李璮。
不久之后李璮收到了信,才忍住焦躁的心。
王安這時候已經踏入了燕京城。
他此番來燕京是以宋國商人的身份來這里的。
踏入這座城池的時候,王安發現這座城池還是稍顯繁榮的,但比起臨安還是差遠了。
趙誦此番讓他考察燕京,將來也是打算移都此處,畢竟將來收復北方之后要選擇一座地勢不錯的城池,而燕京的位置就很不錯,可以北控漠北草原,南控漢地,將來或許真的可以定都于此。
進了燕京,他立馬去了年年有余商號。
亮出身份之后楊安時便接見了他“王少將軍果然很年輕,真是英雄出少年”
“楊老先生謬贊了,燕京還得仰仗您呢。日后若有什么不懂得的地方我會向老先生討教的”
“請教不敢當,楊老先生,現在我們還得談正事要緊”
“也好,事不宜遲我們得商量接下來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