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讓劉太平他們知道誰才是蒙古國的驕傲。
擁護阿里不哥為大汗是錯誤的決定。
劉太平攻入長安之后,利州路的楊文安就收到了這一消息。
楊文安知道他的戰功來了,于是趁機將戰線北推。
很快他就占據關隘險要之地,附近的群山都在他的足下。
楊文安站在山頭,就可以看到山下的情況了。
這里就是八百里沃野之地的關中了。
不過如今的關中比成都的天府之國來說也沒肥沃多少。
因為經歷了兵亂而且關中經過好幾個朝代的經營之后,土壤開始出現了鹽堿化。
“這里就是關中了,沒想到過了百年,我宋人又可以北望中原大地了。”
楊文安覺得只要給他一支強兵,他就能踏上征伐關中之路。
不過現在楊文安知道還不是時候。
他努力壓制了心底的。
楊文安在等待機會。
他立即寫了一封信,交給親信,讓他們派送去臨安。
想必皇帝陛下見了一定非常開心。
山東,全秀云等人去文登的這幾個月,已經收攏了不少的流民。
當初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些瘦骨嶙嶙、饑餓難看的百姓,如今他們都吃上了宋國的糧食、穿著宋國的衣服
全秀云頗有一種自豪感,當初她的抉擇是對的。
全秀云知道將來皇帝女婿需要兵力,于是將這些百姓交給沙門島的王綸訓練。
她書信派人送去。
五六天不到,王綸就親赴文登。
全秀云看到王綸身邊有一個不認識的將領,就問這個將領是誰。
王綸對全秀云說“大娘,這是陛下派人的臺灣府將領鄭松山將軍。”
“見過大娘。”皇帝告訴他見到全秀云之后稱呼她大娘即可。
“松山將軍免禮。”
鄭松山也是山東人,為了這次北上做了充足的準備。
他訓練的這些海軍中也有不少人來自山東,所以鄭松山的軍隊堪稱山東人的軍隊。
鄭松山立志要使山東人過上太平的日子,而不是奴役的日子。
全秀云知道皇帝趙誦又派了臺灣府五萬的軍隊,其中有兩萬水軍。
眼下都歸鄭松山統領。
鄭松山到時候的任務就是占領整個山東半島。
全秀云沒想到皇帝陛下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北進。
看樣子北伐之日要不遠了。
“現在我們就去文登縣衙吧,那邊已經安排好了。”王綸對全秀云以及鄭松山說。
此時他們朝文登縣衙進發。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文登,只見文登城門口站著一群官僚,他們拿上了文登縣衙的大印以及一些文書,在路邊上等著王綸一行人。
“還請將軍入城。”
之前就有人去游說他們,據說是宋國皇帝手下的人。
文登縣的官老爺們很明智就讓出了縣衙。
因為他們知道抵抗是沒有用的,在山東半島,李璮對他們太苛求了,文登不少賦稅都被李璮征繳了,文登現在一窮二白,明年的賦稅還不知道能不能征繳地上來。
而且對方人多勢眾,蒙古現在又亂成一團
綜上所示還不如歸降了宋國。
依舊是原來的官職,何樂而不為呢。
“將來陛下必然會感念你們的功勞的。”王綸對文登的那些官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