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只在燕京城內外留了一萬的守軍,他現在要南下,全力對付劉太平的軍隊,以及中原的義軍。
在他看來劉太平的軍隊只是一些土雞瓦狗,至于中原那些義軍也同樣如此。
讓忽必烈勞心費力的還是宋國的軍隊,雖然他得到確切消息說宋國現在陳兵邊境了,但他隱約覺得宋國這一定會留下一個大招,所以他特別留意兩國邊境。
若要與宋國開戰,至少要先解決中原的內亂再說。
至于燕京,他覺得燕京離宋國的腹地太遠了,若宋人要攻打燕京的話,還不如攻打中原來的方便。
比如淮水北岸,這邊宋國要陳兵的機會大一點,或者到時候與李璮聯合。
為此,忽必烈特意寫了詔書下去,希望從各地漢世侯那邊調集兵馬、糧草,共同去中原殺敵。
其中,寫給李璮的信函,經過了忽必烈深思熟慮的籌謀,他希望李璮可以出兵,即便李璮不出兵馬,也不希望他和宋國之前珠聯璧合。
此時,他并不知道,現在宋隊已和李璮的軍隊珠連暗合,此時像是一把刀直插他的心臟腹地燕京城。
他此時并不知道,宋國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燕京地區。
忽必烈還沒等到李璮的信函,就先帶著軍隊南下了,眼下平叛要緊。
史天澤與張柔的軍隊則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地火速趕往中原。
此時的中原已經焦土一片。
郭侃自從與宋軍戰敗之后,他在收拾殘兵之后,直接撤出了開封城。
開封對他來說意義不大,這座城池沒有守的必要。
在撤出開封之后,他就下令將士搗毀這座城池。
看著在灰燼中搖搖欲墜的城池,郭侃眼角露出一抹察覺不到的微笑。
在完成這一切之后,他帶軍去了洛陽。
出了潼關之后,劉太平帶領軍隊已經到達洛陽城,他的下一步作戰計劃就是攻占這座千年古都。
因為洛陽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八月一日,劉太平的軍隊與郭侃的軍隊正式在洛陽擺開戰斗。
劉太平連攻洛陽七日都沒有攻下,此時他只好在洛陽外的邙山附近扎下兵營。
劉太平也沒想到他遇到了郭侃。
劉太平只好將大炮架在山上,等待郭侃到來。
郭侃先前領教過宋軍火器的厲害,所以這次他學乖了,沒有貿然去和劉太平的軍隊硬碰硬,此時他又收到忽必烈的詔書。
皇帝親征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洛陽。
郭侃現在的任務是守住洛陽城,在洛陽附近慢慢消耗劉太平的軍隊,等史天澤、張柔、以及其余各路漢世侯以及蒙古宗王的親兵的到來。
同時他也把開封城的原住民遷到了洛陽城中。
燕京城內,姚樞正嘔心瀝血,現在手上也只有一萬兵馬,在當下中原內亂的時候,更要保住大后方燕京城不亂。
與此同時他也派人監視王文統,生怕出現意外。
殊不知,姚樞這邊夙夜興嘆之際,現在的燕京城早就不是姚樞控制下的燕京城了。
在王安的指揮下,城內的一支宋隊偷偷的出去了。
夜幕下,王安對面站著一人,正是王蕘。
王蕘對王安說“家父收到陛下的信函之后,就讓我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