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覺得既然王文統讓王蕘過來了,就說明王家還是值得拉攏的,日后還需要王蕘投靠大宋。
“姚樞一直以來都防備王相
公,王家附近潛伏了不少人,王相公的安危不用擔心了。”
“有勞少將軍了。”
王蕘說完轉身就走了。
登州離燕京并不遠,渡海過去頂多半月。
這七八日,李璮一直都在海上,短短幾日對他來說有些煎熬,畢竟前半生在陸地上馳騁慣了,這海上的風浪還是讓他一陣眩暈,無聊的時候也只能拿著望遠鏡看看遠處的風景。
好不容易適應了,此刻終于見到陸地了,李璮迫不及待想要率軍登陸,卻被李源制止了。
李源說現在說登陸的好時機,一切行動要聽他的指揮。
李璮胸中憋著一口氣,想到李源受宋帝趙誦的使命北上,李璮表面上也不好多說什么。
李源并不打算現在登陸,他在等待時機。
等忽必烈離開燕京,去中原的那個時候,他再揮師進攻燕京,而且這次他放棄先攻打燕京其他地方,而是直接攻打燕京城,因為燕京城中有宋國的軍隊,所以他做好了一擊必中的準備。
李璮也只好跟隨李源的腳步,他沒有什么好的戰略目光,攻打燕京只是他的一腔熱血,更因為背后還有宋國的推波助瀾。
李璮想著如果此時王文統要在他邊上就好了,這樣可以幫他出謀劃策。
只是可惜的是王文統現在燕京,他們之間已經七八日沒有書信往來了。
李璮也擔心王文統的安危,到時候姚樞要是發現他叛亂了,王文統就要被處死。
不過讓李璮詫異的是,李源對整個燕京地區的形勢非常了解。
特別是當看到燕地的地形圖之后。
“將軍怎會有燕京的地圖”
李源不便多說,這是宋國的機密。
李璮不好多問,這時他的腦子里忽然蹦出一個可怕的念頭,如果此時他和李源為敵的話,恐怕他的益都府早就被攻下了。
不,可怕的應該是宋國的皇帝趙誦。
一二日后,李源得知消息,
八月上旬的時候,忽必烈就帶著七萬兵馬南下去了中原。
此刻正準備與郭侃他們匯合。
他們要攻打燕京的阻力就小了不少,就算忽必烈得知消息,撤軍北返來燕京,他們對上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到時候他們都已經攻下燕京城了。
八月二十二日,李源命全軍登陸,他們所在的這個地方叫直沽,此處是個三會海口,有一條三岔河。
李璮也命他的益都府軍下船。
二十多萬軍隊黑壓壓的一片擠滿了整個直沽寨。
“將軍不休整一二日”
“忽必烈南下中原,此時正是揮軍燕京的好時機。”
李源并沒有讓他的軍隊原地休整,而是當日直接進軍。
打攪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