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明白王安的憂慮,他卻說“李璮雖有十萬兵馬,不過對我來說,只有一兩萬士兵可堪一戰,所以我不擔心,我擔心的還是忽必烈的兵馬,那才是百戰之師,屢敗屢戰眼下,我打算和李璮各留兩萬兵馬在燕京城外,其余兵馬收服燕京各地,到時候,燕京城內外就拜托你了。”
說完他將兩萬兵馬的調動權交給了王安。
此時加上之前從山東調來的兵馬,王安手上共計有約四萬的兵馬,有了這四萬的兵馬,加上燕京的情報,王安堅信他可以完全控制燕京城。
王安知道李源這是將重任交給他了,于是拱手抱拳“多謝將軍信任。”
李源吩咐完之后,就直奔王府。
李璮到了燕京城之后,一直住在王文統的府上。
聽聞李源過來了,李璮有些驚訝,難不成李源看穿了他的小心思。
王文統倒是沒什么大驚小怪,一臉的鎮定自若。
“岳父,你覺得李源此來要說些什么,是關于燕京的歸屬問題么”
王文統覺得李源過來不會提這么敏感的事情,畢竟眼下對宋國和益都府來說都不怎么好,更何況還有忽必烈要對付。
王文統既道“李源此來,必有要事和世侯商議,只是此事,我也不知,還是等你們商議之后再說吧。”
此時,李源終于來了,他笑哈哈地看著李璮。
王文統見此正要拱手退去。
李源轉頭卻看著王文統道“這就是王相公吧。”
王文統知道李源在皇帝的心目中非常重要,而且早期還曾在澎湖那邊擔任沿海制置使,便立即拱手“文統見過將軍。”
李源看著王文統,此時的王文統在蒙古中書省擔任的官職是平章政事,而且還是忽必烈第一個提拔上來的。
王文統那個時候還幫助忽必烈改革各種政務,執政后,設立十路宣撫司,提出各種例式規定,并取得良好效果。
因此在李源看來王文統的執政能力絲毫都不遜色姚樞,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李源打算給朝廷招攬住這個人才,但現在還得一步步慢慢來。
雖然之前王文統曾出使臨安,見過皇帝陛下,但王文統的態度還是不太明朗,有兩頭倒的準備,一方面讓他兒子給宋國效力,自己則給李璮當軍師,有些模棱兩可,對付這樣的人李源有法子。
不過李源也知道了王文統的軟肋,也清楚李璮沒有了王文統,就是個渣渣。
王文統這時候見李源和自家主公商議事情,正打算拱手告退。
這時候,李璮卻對李源說“平章是我的岳父大人,都是自己人。”
李源的眼中閃現一個隱晦不易察覺的神色,然后笑著說“既如此,那就一起商量接下來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