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松江府新安置的流民,也在當地安居樂業下來。
給松江府當地的建設帶來了新變化
趙誦沒有下船,為了不浪費時間,他在港口接見了當地的官員,得知松江府的情況非常不錯,待了半日,才放心和劉秉忠一行人北上。
沿海而上,趙誦每到一個地方,就接見了當地的官員,順便問起朝廷改革的政令在當地實行的如何,順便找了當地的飛雀密探。
親眼看到并且驗證了消息的正確。
當年李璮獻給大宋的四州之地,如今同樣百廢待興。
雖然不如松江府那么的繁盛,但自從歸入宋國之后,邊境安寧祥和了不少。
蒙古打秋風的也不敢越入宋國境內,搶占城池,燒殺掠地了。
邊境地區種植的最多的就是棉花了。
又幾日,趙誦所坐朝廷水師戰船已到了青島。
當初還是小漁村的青島,現在屋子都有不少,它們大部分都是安置北方的流民。
趙誦迫不及待下了船,方才在望遠鏡里面看到的景象還不夠雄偉,此時靠近碼頭,才見青島已初具規模。
青島這座港口,水深,特別適合海船停靠,作為商業港、軍事港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當初建造青島的時候,就是按照趙誦的圖紙建設的,所以才如此整齊劃一。
街道也比較寬闊,沿岸還修建了炮臺,為的就是應對蒙古人以及其他海盜的入侵。
得知皇帝來了青島,即墨縣的縣令趙培升早就等待出來迎接。
“朕聽說趙縣令仁義,歸順我大宋,所以特此來青島。”
趙培升也沒想到能在青島見到宋國皇帝,更驚訝的是宋國皇帝如此年輕,幸而當時投降了,否則的話,現在早就被扔到青島海域喂魚去了。
趙誦問了趙培升不少的問題,他一一回答。
趙培升退下之后,這時候王大仁、楊加豐來了。
趙誦問他們“李彥簡現在怎么樣了”
王大仁說“李彥簡坐鎮益都府,手中有五六萬兵馬,不過此子現在高坐城中,每日也不過得過且過,偶爾操練兵馬。”
楊加豐這時提道“陛下,山東百姓苦李氏父子久矣,這次陛下帶兵前來,是否要先平了益都府。”
劉秉忠對楊加豐說“李氏父子暫時不能動,朝廷要先收復中原,所以先要安撫李氏父子。”
楊加豐覺得說錯話了,這才沒有繼續說話。
趙誦說“下一站我們就要去登州了。”
劉秉忠問“陛下要召見李彥簡么”
趙誦對楊加豐說“小楊將軍,你現在就帶著詔書,讓他來登州吧。”
“是。”
趙誦只在青島待了一日,第二天就乘坐水師戰船北上了。
一路北上,半島已被宋國控制在手中,并且還修建了炮臺,整個山東半道的防御體系已經成為了一個整體。
三日后,趙誦一行人來到了登州港口。
趙誦來了登州之后,打算在登州常駐了。
這里暫時成為趙誦指揮北方戰局的一個臨時點。
聽聞皇帝來了。
王弢他們帶著操練的兵馬從王家村那邊趕了過來。
白蓮教的人也帶了一部分民間的武裝過來了。
登州海域島上的兵馬也來了。
趙誦見到他手中的兵馬越來越多,這時候還得知一個消息。
大宋已經將蒙古國的海域東境封鎖了,現在海洋上的物資根本就送不到蒙古境內。
除非宋國人到蒙古境內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