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蒙古東境的海上貿易全部封鎖了,這對宋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至少在蔚藍色的海洋上,宋國的戰艦可以橫行大海,成為當今世界的海洋霸主。
用不了幾年,就能將蒙古的貿易徹底切斷。
再加上這幾地的兵馬加起來有個毛二十萬。
趙誦覺得還是很有希望戰勝忽必烈的。
但接著趙誦也得到消息,忽必烈為了全力對付李璮,現已派了人去東平府和濟南府去了。
趙誦擔心的就是這一點,畢竟忽必烈的威懾力對張家和嚴家來說比較大。
雖然上次他也曾派了人去嚴家和張家,但還是憂心會出現變故。
擔心張家和嚴家會倒向蒙古。
然后趁機對益都府的李彥簡下手。
畢竟現在駐守益都的是李彥簡。
而李彥簡此人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很快就會被張家和嚴家擊敗。
這就是忽必烈要達到的目的。
這樣他就可以全心全意對付李璮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會打亂趙誦在山東半島的部署。
趙誦問季寧“張家和嚴家的人怎么說”
季寧說“之前有我送去的盟約,張家和嚴家也同意了盟約,所以暫時還沒有什么表示,也沒有對李彥簡動手,但現在忽必烈的人去了濟南和東平”
趙誦對此有些深感憂心,所以才要堅持北上。
劉秉忠見到趙誦的表情,問趙誦“陛下是否派人去東平府和濟南府走一趟”
趙誦此時問劉秉忠他們“那是必然的,不知何人可以勝任”
這時候竇默出來了,他對趙誦說“陛下,我跟張家和嚴家的人熟,這次就讓臣出使吧。”
趙誦聽聞,陷入沉思中,他沒想到竇默會接下這份差事。
劉秉忠道“此事非他莫屬,陛下要想讓山東不亂,必須這么做。”
“眼下只能如此了。”
趙誦當機立斷,讓竇默火速出使嚴家和張家,希望竇默能把現在的格局告訴給張家和嚴家,希望他們能站在宋國這一邊。
竇默見到皇帝同意了,他欣然領命,領了圣旨之后,當日下午啟程離開了登州。
隨同竇默出使護衛的是趙誦的親衛,他們的戰斗力也是非常不錯的,可以以一抵十個、二十幾個的樣子。
竇默也不負眾望,三日之后就到了濟南的張家。
正好竇默在見到那個蒙古使臣出了張家。
張家的現任家主張宏也沒想到剛送走了忽必烈的使臣,就見到了宋國來的使臣。
當聽說是竇默的時候,張宏的下巴都驚呆了。
因為這是老熟人了,而且曾在張家講過學。
張宏很快就見了竇默,喜出望外“竇先生你怎么來了”
“自然是我家陛下派我來的。”竇默一來就表明了來意,“于公于私,我都希望張家能站在宋國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