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動起來,傅雨旸就給她第一時間指方向。
周和音把她的手機丟給他,“輸入地址就夠了,閉嘴。”
一切聽導航的,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傅雨旸在導航軟件里輸入地址,啟動后,周和音把手機連到了她的車載藍牙上,有模有樣的上路了。
她這輛車子是日系車里性價比較高的b級車,空間家庭用都夠了,只是她這個年紀買的卻很少。
傅雨旸客觀評價,“你上路還是該買輛德系車的,尤其跑高速,日系車底盤輕,你開起來會更有耍滑感,就是你說的,左邊觸線感”
“我爸給我買的。打我的安慰獎。”周和音噎他。
其實不是,周學采和傅雨旸一個態度,他更中意德系車。是周和音一直喜歡這款,她大學精讀老師就開得這輛,一個很漂亮的女老師,溫柔解意。周和音很喜歡她的老師,順便也就種草了老師開的車。
一直跟爸爸說,她要是開車,也要這輛。低調踏實地上路,載朋友載家人也方便。
副駕上的人忽地良久的沉默。
這一沉默一直到目的地,他都沒再開口。
他要去的地方已經出老城區了,臨近桐城區的一處城鄉結合地。
但s城城鎮化輻輳發展迅速,如今哪塊地皮都不缺生計。有人開工,就有人吃飯,跟著的就是順理成章的經濟圈。
周和音的車子從一條省道下來,匯入一條水泥窄道,單單夠兩輛車會當的寬度。這個時候,還有運貨的大卡車出去,與她的小車堪堪會當。
她放緩速度,對面司機也等她先過。
劃拉一下,她右邊的車窗已經刮了右邊路邊的植栽了。
“走。”傅雨旸不時出聲,提醒她,也是鼓舞,說足夠了,你走你的。“他比你有數。”
驅車的人這才腳下再給了點油,過來了,卡車得了空,也馬不停蹄地轟隆揚長而去。
小路上留一路的黃沙。
周和音順著這一路黃沙,徐徐開到了目的地,這是一處空曠的停車場。
過去就是住人家的深巷子。
外面快到八點時光,民巷里里外外都亮起了路燈。停車場這塊更是燈火通明,她才把車子停下,停車場邊就迎來兩個人,一個中年婦人,還有一個就是那個宋堰橋。
書云左等雨旸也不來,右等也不來。又不敢一味給他打電話,怕他開車子。她是知道他的,答應的事,即便來不了也要說一聲的。
這才到停車場來等。
好在等到了。卻不是雨旸的車子,但她還是一眼認出了他人。
以及,開車的是個小姑娘。堰橋說,“就是她。”
“她”書云先是磕絆了下,隨機就懂了。
月下,燈明。書云雖不比傅家人那些個個人精,也不比雨旸有本事,但這些兒女之情的事,她還看得清。雨旸是個什么性子,她再了解不過,原先在b城,她去他父母那里,就沒見過他領女朋友到家里過。更別提見他們這些局外人了。
二嬸原來在的時候,就說飛飛,爺倆的頭都是鐵做的。他哪回能朝你低一次頭,天上就要下刀子了。
今晚可是天油汪汪地好啊。沒風沒雨,更沒刀子。雨旸倒是新鮮第一回,能坐別人的車子來這里。
書云趕在雨旸降下車窗前,和車里兩個人齊齊打招呼,“我以為你們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