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媒體都有基因工程技術的介紹。高中學生已經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基因工程的內容,知道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可在鯉魚中表達,使鯉魚生長迅速;知道寒冷水域中魚的抗寒基因可在植物中表達,從而培育出抗寒性能高的植物由于基因工程的誕生,實現了在微生物、動物、植物之間的基因交流,人類以前不能實現的種種奇思妙想將變為現實。在現實生活中,轉基因生物也來到了人們的身邊超市中擺放著轉基因大豆榨出的油;大田里種植了轉基因的抗蟲棉;藥品商店出售著轉基因微生物生產的胰島素可以說,以上內容都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可聯系的經驗。
還有一些必修課中學習過的知識可作為學習新知識的鋪墊。
在學習限制酶與dna連接酶時,可與必修本中有關dna結構的知識緊密聯系。有了dna結構的基礎知識,才能較好地理解這兩種酶的功能。
在學習目的基因檢測時,可與必修本中dna指導蛋白質合成的過程聯系。這樣學生才能理解,為什么要在三個層次上檢測1檢測轉基因生物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2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rna;3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
在學習基因組文庫時,可聯系必修本中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內容,從而獲得一些感性認識。而在學習cdna文庫時,聯系dna轉錄的有關知識獲得rna后,以它為模板,反轉錄則可獲一條dna單鏈,再以單鏈為模板合成雙鏈dna。
在學習cr擴增技術時,可聯系必修本中的dna復制的內容。
在學習基因工程的應用一節時,應鼓勵學生主動聯系當地生產、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思考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本專題多數內容都與其他專題有緊密的聯系。關于轉基因生物,在學習技術知識的基礎上應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專題。胚胎工程中有關胚胎移植技術的內容,可使學生對培育轉基因動物有更加透徹的理解。細胞工程中介紹植物細胞培養技術,是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培育轉基因植物的重要環節。另外,學習本專題內容時,密切關注生態工程專題中呈現的生態環境問題,思考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中常規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