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瓊有相熟的商行,自然是因為姐姐鹿芝的緣故。
她跑得很快,一路到了曉春商行,門前的伙計是認識鹿瓊的,此時帶著驚異說道“瓊娘,給你姐姐的信已經送走了,莫擔心。”
他還沒見過鹿瓊這樣著急呢,鹿瓊一直都是沉穩的樣子。
鹿瓊搖搖頭,認真道“王阿哥,我不是來問信的事的。”
王伙計“啊”了一聲,就聽見鹿瓊接著問“王阿哥,我可否能問你些事”
王伙計其實和鹿瓊認識好多年了,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他把鹿瓊引到旁邊坐下,又找了茶水,讓鹿瓊先解渴,喘口氣再說。
鹿瓊根本喝不下茶水,忙讓王伙計別忙活了,王伙計看她真有事,也不多寒暄,直接等鹿瓊說話。
“王阿哥,這能不能告訴我,商隊去北邊的話,都靠什么的暖手呀”
這沒什么不能說的,王伙計笑“有棉筒子,到了驛站或者客店,也能烤火,手爐子是用不上的,哪有找炭的功夫,但騎騾搬貨,總有凍手的時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王伙計很感慨“金懷路還好,但若是到了薊北路那邊,風大雪大,人能生生刮掉耳朵,遇上盜匪手都能黏到刀柄上。”
鹿瓊眼睛亮起來,她問到“那掌柜們有沒有想過,用手衣”
商人精明,王伙計立馬懂了鹿瓊的意思“是你們布坊掌柜的意思么手衣也是用的,但好皮子太貴,布的又不貼合,再說四指都在手衣筒子里,和棉筒子也沒什么的區別。”
“不是我們掌柜,是我,那若是分指的手衣呢,”鹿瓊給他比劃,“四指各自貼合,拿刀就會方便。”
王伙計想了想,說“這種也是有的,狄人那邊的貴族很喜歡,都是皮做的,但我們掙口跑路錢的,薊北路天冷,皮子也壞得快,掌柜的用了,伙計不用肯定不行,都用,是用不起的。”
鹿瓊此時更佩服謝子介了,謝子介明明是個書生,但居然和這些行商說得分毫不差,如果那日沒有請教謝秀才,現在她在王伙計面前,大概也就啞口無言了。
王伙計開玩笑“瓊娘要是能做出來不易壞還便宜,還貼合保暖的手衣,可一定要告訴我,商行肯定收。”
“我有呀,”鹿瓊說,眼睛閃閃發亮。
這回愣住的就是王伙計了。
王伙計是做不了這么大的主的,所以鹿瓊去見了商行的掌柜,掌柜是個胖胖的中年人,姓王,笑呵呵的對鹿瓊噓寒問暖,聽了鹿瓊的話很感興趣,同時也想看看鹿瓊做的手衣樣式。
鹿瓊此時非常慶幸,雖然她這些日子一直在苦惱這手衣到底如何,可是依然做了全套的樣品放在身上,此時她拿出來,王掌柜也不禁在心中一聲喝彩。
有太多想和王掌柜做生意的人,他們中不乏說得更天花亂墜者,但等王掌柜請他們拿出來東西,或者仔細說說細節,很多都是結結巴巴,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會粗著脖子紅著臉,說肯定有用。
王掌柜對此也很無可奈何,商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過來的,他得為自己的伙計們著想,不能隨意做感興趣但風險太高的生意,那就只能謝客了。
但鹿瓊不一樣,她一次鋪開了四五種手衣,一種種給王掌柜介紹。
都是分指的,里面都加了細繩,王掌柜摸著,有種足衣的意思,繩子結打得巧妙,一點也不硌手,藏的很妥帖。
厚度是不一樣的,一副掌心里縫了緞子,其余都是細布,有單層的,也有加了薄薄一層棉的,指尖都夾或者換了粗布,并不怕拿刀打滑。
鹿瓊對她做的東西明顯很熟悉,介紹起來簡單又明了,加了細繩,稍微做寬一點也能收攏妥帖,分了尺碼,盡可能做到了貼合。
王掌柜聽得連連點頭,心中更是暗暗心驚,鹿瓊條理清晰,她的手衣自然是極其好用的,但更讓王掌柜欣賞的是她的思路。
這門生意是可以做的,王掌柜又問“這手衣,你們幾個人在做”
鹿瓊回答“我和另一個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