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敖捅了老師一下,太子雖然年幼,到底是未來國君,衛鞅前車之鑒,提醒老師注意行止。
“多謝國尉。”秦栘說完,便領著侍人進了官署。
魏繚拉著徒弟要走,臨行之時,下意識回頭定睛一瞧,卻倏忽臉色大變,“不對”
王敖吃力地曳著書箱,“師父,怎么了”
魏繚只是搖頭,他定一定神,不由分說又拉著徒弟調轉回頭,往官署內走去。
秦栘找到了秦王政八年關于秦國出兵的一些卷宗,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時間點,這一年,秦軍攻趙之時,屯留發生了反叛,長安君死在叛亂之中,嫪毐也恰是在這一年獲封長信侯。
記錄雖然模糊,但可以確定嫪毐的確參與平定了這場叛亂,太后看重外加相邦提攜,嫪毐借助軍功順理成章平步青云,成為呂不韋集團一大助力。
之后也許是呂不韋集團不斷膨脹的勢力,引起了楚人一系的不安,激化了矛盾,咸陽城中隨之開始出現針對秦王嬴政的那些不堪的流言。
或許正是這流言逼急了呂不韋和趙姬,逼得他們迫不及待要向敵人亮出底牌,這才有了之后的蘄年宮之變,嫪毐發動的叛亂很可能根本不是針對秦王,而是針對朝堂中詆毀太后,丞相,乃至新王的那股勢力。
根據檔案記錄,隨同嫪毐一起參加叛亂的有衛尉竭、內史肆、左戈竭、中大夫令齊等公卿二十余人,一個男寵,一個假冒的閹人,能有這樣的號召力嗎
只可惜他最后失敗了,失敗的結果便是,呂不韋被免官流放,昌平君借助平叛實現了相權的順利過渡,趙太后與秦王母子親情斷絕,這一系列事情背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誰,秦栘不愿多想。
老太后是照拂他的長輩,昌平昌文還有羋氏的叔伯宗親也對他關愛有加,會是這些人捏造的流言嗎
華陽太后雖為楚女,卻已在秦國度過半生,她是個有智慧有韜略的女人,比起楚國的女兒,她更是秦國的太后,昌平君倒是不忘故國,但他自矜王室血脈,為人坦蕩,當使不出這等卑劣手段,昌文就更不必說,一身三閭大夫的風骨,卻從里到外都是地道的秦人,至于其他勛貴,應是沒有這個膽量,也沒有這個能力的。
魏繚師徒貓在門口,王敖一頭霧水,壓低聲音問師父,“師父,咱們不跑了”
魏繚一臉嚴肅,“莫出聲。”
王敖聽話閉了嘴,他就雇了車夫兩個時辰,超時得加錢。
“不對,不對。”身邊人喃喃自語。
王敖放下肩頭沉重的箱篋,“師父,有何不對”
“你確定他當真是公子扶蘇”
“秦國太子那還有假”
侍人眼尖,將師徒二人瞄了個正著,“哎呀,國尉不放心竟還跟來了”
秦栘回頭望去,四目相對,魏繚扔下書箱當場跳了出來,沖上去兩手并用一把端起他的臉,大呼,“這絕無可能”
侍人個個變臉,慌忙搶上前去。
“呀”
“國尉安敢如此”
“快快松開少君”
“奴要稟告君上”
“敢戲我秦國太子”
王敖傻眼,師父只說要跑,沒說要挾持秦國太子啊
作者有話要說本章歷史人物魏繚史稱尉繚,姓不知,根據國別加的姓王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