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白愜意地休息時,三角口的另一個角中學放學鈴聲響起,又一撥學生放學了。
最先一批離開學校的都是初中生。
除了喻白,其他的小吃攤攤主早就開始準備起了各自的小吃,甚至手快的炸雞柳攤主阿姨已經炸好了三袋雞柳
這是為了避免學生放學后一窩蜂地涌過來,這時候她再炸會浪費時間,流失顧客。
中學的學生不像小學生課間有加餐。
中學生們在學校學了一整天,也只能在中午吃一頓盒飯學校盒飯的味道基本都不怎么樣,有些挑食的學生可能吃兩口就不想吃了。
因此等到放學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已經餓得前胸貼后背了。
而這時候,校園外在傳來一陣飄香的小吃攤香氣
學生們怎么能頂得住呀
除去一部分對小吃不感興趣,或是自己帶加餐,已經吃飽了的學生外,其他學生甚至還沒放學,就已經想到放學后要吃什么小吃了。
在寒冷的冬天,誰能拒絕炸得熱乎乎的又香又脆的雞柳呢再來一個烤到流蜜的紅薯和酸甜開胃的糖葫蘆串
這是這所青橋中學里,每個學生的放學標配。
胃口大的男生,可能這一套吃完還不夠,而胃口小的女生,也會經常和朋友結伴分享,避免浪費。
寧檸是青橋中學的一名初二學生,下半年她馬上就要升初三,寧檸已經隱隱可以感受到學業的壓力。
而緩解壓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吃吃吃了
今天,寧檸和她的好朋友在最后一節課前的課間,就在商量著放學后要吃什么小吃了。
寧檸的好朋友玲子當時還說“這都好幾年了,學校附近的小吃攤吃來吃去還是那幾樣。炸雞柳,炸雞架,烤紅薯,糖葫蘆,烤冷面要是能來點有新意的小吃攤就好了。”
誰料,她們剛走出校園門,就發現三角口今天還真來了一個新的小吃攤,賣的是鐵板燒。
玲子道“鐵板燒聽著還挺有趣的,不過我從來沒吃過,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寧檸問“要不我們試試看”
“可是萬一不好吃,那零錢不就打水漂了嗎”玲子每天的零花錢支配額度有限,只夠她每天買一份小吃。
玲子喜歡吃雞肉,基本上每天放學后,她都會雷打不動地買上一份炸雞柳或者是炸雞架。
雖然天天吃這幾樣都會膩,但是玲子更怕自己踩雷。
其次,這家新開的鐵板燒攤前看起來沒什么人,玲子更不敢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
玲子殊不知,在她們放學前,隔壁青橋小學的小學生們和他們的家長,已經去鐵板燒小攤吃過一波了。
“你可別忘了,我是踩雷體質。所有沒吃過的店,第一次點吃的時,我都會點到店里最難吃的東西”玲子道,“我還是吃那邊的炸雞柳吧。寧檸,你準備吃什么呢”
寧檸猶猶豫豫地看著不遠處的鐵板燒。
和玲子不同,寧檸倒是個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物的人。
和寧檸相熟多年的玲子,一眼看出了寧檸的糾結之處。
玲子爽快道“你既然沒想好,那你可以先去賣鐵板燒的小攤前轉轉看,看看有沒有你想吃的。如果沒有,你再選擇其他的”
“看了不買,這不太好吧”寧檸臉皮薄。
玲子“這有啥不好的,你又沒影響人家攤主做生意,只是轉轉而已。”
玲子性格爽利,她干脆直接拉著寧檸,朝著賣鐵板燒的小吃攤走去。
其他小吃攤前都圍了三四個學生,甚至炸雞柳的阿姨面前學生們都已經排起了隊,唯獨喻白的鐵板燒小攤前沒什么人。
在中學放學前,來喻白的小吃攤吃鐵板燒的小學生和他們的父母都已經吃好離開了,所以這些中學生們離開學校時,喻白的小吃攤前空蕩蕩的,沒有任何的顧客。